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日语科新课标试卷、专家解读及问卷调查
http://www.huaue.com  2024年1月20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考试

  编者按:2024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将要首考落地。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省份组织了适应性演练。日语科适应性测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命制,可供依据《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使用高考全国卷的省份参考借鉴。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实施高考外语“一年两考”的省份,2024年高考日语试卷结构暂不调整,与2023年保持一致。

  文末附有教师版、学生版问卷调查,欢迎广大师生填写并反馈意见。
  











  专家解读1

  优化考试形式,注重语言能力考查

  ——高考外语科新课标卷解读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行高考各学科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随后采取的标志性举措是,推出适应新课改、新高考需要的高考试卷结构,进一步优化考试题型,并在题量和分值等方面进行调整。

  在推进高考外语内容与形式改革的过程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首先进行英语科的内容改革,待取得经验之后推广到其他外语语种。2017年起,英语科开始研制并顺利推出适应新高考、新课改要求的试卷结构。针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不同进度,考试院命制了适用于新旧课标的不同版本的试卷,确保高考改革平稳过渡。英语科命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强化对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启用语法填空和读后续写等新题型,加强教考衔接,正向引导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教学,充分发挥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

  英语科的试点先行为其他外语语种考试内容改革积累了经验。根据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外语新课程实施情况,结合英语科新课标卷推进实施的经验,考试院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小语种新课标卷,于2024年初完成高考外语各语种新课标卷的适应性演练,各小语种新课标卷正式推出。

  总体来看,与原试卷结构相比,2024年高考外语科各语种的新课标卷有以下变化:

  第一,减少语言知识运用类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增加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分值。比如,英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由45分降至30分,阅读部分由40分增至50分;日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减少10分,写作部分增加10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试卷的阅读部分增加10分;俄语、德语、法语试卷增加应用文写作,提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比重。在听说考试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阅读和写作是最能反映学生外语能力的考查形式。

  第二,题型更加多样。比如,英语试卷的写作部分为根据提示信息写作和读后续写两种题型;日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由40道单项填空题改为10道完形填空题和10道语法填空题;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试卷均增加应用文写作题。

  第三,传统题型所占分值减少,或不再使用传统题型。比如,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题由30分降至15分;日语、俄语、德语试卷不再使用单项填空题;西班牙语试卷的单句翻译题改为应用文写作题。

  在推进新课改、新高考的过程中,以英语为代表的高考外语在内容与形式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考试设计、试题命制、难度把控和质量标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规范。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初衷:一是试卷设计和命题依据普通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二是新课标卷的考试内容充分体现最新的考试评价理念,各语种试卷结构大体统一,小语种试卷结构基本一致,同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三是各语种在考试难度设计及控制目标上能够保持均衡,外语考试的整体协同性得到提升。

  各语种新课标卷推出以后,各语种在质量控制和难度均衡方面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参照依据。在具体执行时,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各语种的实际考试数据,进一步监测试卷质量,特别是试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各语种试卷难度调控策略,进一步提升各语种试卷难度的均衡性,维护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作者:程晓堂,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英语课标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

  专家解读2

  向着“解决问题”推进的日语高考试题命制

  ——浅析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新变化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日语新课标》)指出:“教学与评价的情境设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计接近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复杂程度不同的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在不同情境下完成难易度不同的任务;要有利于观察学生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提高评价的可检测性和可操作性;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部2022年9月15日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时任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在介绍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进展情况时表示:“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可见,要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教考衔接,设计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键。

  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通过理解语篇内容、表达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想两个层面得到形成与发展,并通过理解与表达两个层面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为此,《日语新课标》针对语篇学习和语言技能从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五级要求中的第一条即为:“能围绕熟悉的主题,调动已有知识与策略,理解语篇的关键信息,把握语篇的主要意义、观点和情感态度。通过梳理、归纳、推断等方式,把握语篇中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能就熟悉的主题做较为复杂的描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以思辨方式对语篇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举例、引用、推理等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

  以下简要分析高考日语新课标卷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考查。

  一、语言理解

  高考日语新课标卷对语言理解的考查包括听力、阅读和语言运用三个部分。

  (一)听力

  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听力部分将原试卷结构中7个短语篇减至5个,长语篇由原来的4个增至5个,长语篇后续小题由原来的2题增至多个小题,总题数从原来的15题增至20题,分值仍为30分。对一线教学而言,这意味着需要用比以往更多的时间、方法提升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日语能力,有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日语学科核心素养。从设问的角度看,高考日语新课标卷基本覆盖常用的疑问句形式,且分布比较均衡。

  (二)阅读

  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阅读部分与原高考试题的结构相同,为4个语篇,主要涉及《日语新课标》中的生活、社会两个主题范畴,且每个语篇基本涉及两个主题及示例,如人生价值(草根人生)、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休闲生活(旅游观光)、人生规划(终身学习),礼仪礼节(待人接物、礼仪礼节),学习生活(学习方法),大众传媒(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网络时代),提升了语篇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语篇的可读性。就体裁而言,包括3篇议论文和1篇记叙文。其中,第一篇和第二篇文章最后的设问涉及“解决问题”,第三篇和第四篇文章最后的设问涉及“关键信息”,较好地体现了《日语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提出的“理解语篇的关键信息,把握语篇的主要意义、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要求。

  (三)语言运用

  高考日语新课标卷中的语言运用试题放弃以句子为单位的旧模式,改为基于语篇情境的新模式,分值从原来的40分减至30分。这一调整的目的是落实“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其中,第一部分重点考查基于语篇选择恰当的词或表达方式,第二部分重点考查汉字、读音、助词、词形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语言表达

  目前,高考日语试卷有写作试题,无口语试题。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写作部分新增应用文写作(如写邮件),同时保留与原题型大致相当的命题写作,总分值从30分增至40分,加大了对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力度。应用写作部分创设明确的情境、交际对象和任务,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面对不同交际对象时选择恰当语言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应用写作试题有利于落实《日语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标准提出的要求:“能就熟悉的主题做较为复杂的描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思辨方式对语篇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举例、引用、推理等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

  作者:林洪,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日语课标组核心成员,修订组组长。

  专家解读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2021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外的老教授们回信中强调,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语院校大有可为。总书记在回信中为外语教育和外语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日语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好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关方面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断探索。高考不仅是人才选拔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试卷结构和题型调整体现了新时代人才培养中日语教育的新使命,也更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高中阶段日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突出立德树人,重视考查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外语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其科学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使之具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使命。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在课程中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要使学生通过日语学习,发现日本文化及其他国家文化的元素与特点,对比中日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尊重和包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品质。

  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结构和题型更好地适应了这一培养要求的检测需要。试卷取消语言运用部分的40道四选一单项题,代之以2篇文章;除了听力部分的5段长对话或独白之外,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的考查均以文章的形式出现,设置6篇文章为更多样性的题材选取提供了可能。更加多样性的文章内容,将更易于对学生在何种程度上达到相关目标要求进行测评。面对这一题型结构,具有较好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生将会有更好的发挥。

  对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判断是以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以及较好的语言能力为基础的。对文章的准确阅读和深入理解也是培养良好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日语新课标提倡以主题为引领、以情境为依托、以语篇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日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篇章阅读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文章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具有更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更易于使在相关方面有较好能力的学生有更好的表现。

  作文能力的考查是评测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手段,增加作文试题亦体现了这一思路。能否运用外语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如何,思路和逻辑是否清晰,不仅显示语言基础的扎实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也反映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设置短文写作和应用文写作试题,显然加强了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强调考查日语语言基础和实际运用能力

  外语能力是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能够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际的综合性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对收到的信息,即所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准确梳理和把握的能力,也包括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准确回应,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它不是对单词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对语法句型的模式化学习,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日语知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阐述。高考日语新课标卷在多个方面更好地反映了日语教育的这一思路和要求。

  听力部分总分值虽仍为30分,但每小题分值由2分变为1.5分,题量则由15题增至20题,扩大了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范围。第一节由原来的7段短对话或独白变为5段短对话,第二节则从原来的4段长对话或独白变为5段长对话或独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较长对话或独白的听力理解能力的要求,加强了对具体情境中的内容把握能力的考查。

  阅读部分虽仍为4篇文章,分值和题量没有变化,但题材更加多样,考查点既包括对文章中局部内容的理解,也包括对整体内容的把握。这样的考查思路可以从更多角度考查考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在相关问题上的日语运用能力。阅读部分从原来的第三部分提前到第二部分,也表现出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

  第三部分为语言运用,从原来的40道单句题变为2个篇章,每个篇章后面设10道小题,是在篇章和具体情境中考查日语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延续。2个篇章中,1篇的题目形式为四选一,另1篇则为填空题,考查的内容包括词的活用、词的选择、汉字书写、汉字读法等诸多方面,为日语基础扎实、活学活用能力强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得分空间。

  写作部分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这一部分在原来的一个短文写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分值为10分的小应用文,总分也从30分增至40分,表现出对日语写作能力的高度重视。语言首先具有工具属性,使用日语撰写短小的应用文是这一阶段日语学习者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试卷中增加应用文写作,显然是对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具有的使用日语进行有效沟通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考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视还表现在试卷整体题目的设计上。旧课标试卷共计76道题,其中客观题75道,主观题1道;新课标试卷共计62道题,其中客观题50道,半主观题10道,主观题2道。新课标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意图非常清晰,要求学生不能死记硬背,应该夯实语言基础,做到能够听懂、读懂、理解、会用。

  高考日语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有关方面和日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使考试更好地体现高中日语教育的相关要求,同时使日语教育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才选拔的需要。高考日语新课标卷的题型和结构更好地体现了高中日语课标的培养目标和相关要求,试题结构和考查形式更加科学合理,并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日语教育的相关要求形成有效互动。

  作者:周异夫,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高校外指委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问卷调查



 关于教育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