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理工大学新专业+2!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4月23日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
|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北京理工大学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其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获批招生人数100人,数量居获批的6所高校之首。
下面,和官微君一起了解一下这两个新增专业吧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2023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设立,是学校面向低空经济发展战略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动作为与积极谋划,有助于打造高开放度、强适应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建强面向未来、前瞻布局的科技创新新模式。
低空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涉及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用航空器等飞行平台以及低空交通空管等技术领域,具有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管理、人工智能、能源动力等多领域交叉特征。2023年以来,学校开展了面向低空经济的人才培养探索,以金融科技专业为依托,培养具备金融学、经济学与低空科技等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学校依托与国际头部企业产学研合作与高水平国际化交流两大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力学等优势学科基础上的多学科交叉新兴专业,聚焦低空飞行器设计研发和低空交通空管等领域,涵盖飞行器设计、控制、动力、绿色能源、噪声控制、低空交通规划、智能管控与调度等技术,旨在为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立足高质量建设目标,学校建立了张军、胡海岩等7名院士领衔,以国家级青年人才为核心、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行业专家为辅助支撑的高水平师资团队。构建了“学校-书院-学院-国家级科教平台-企业”多方协同的培养机制,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教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教资源;通过与低空技术相关的航空航天、兵器等国家科研机构以及龙头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北理工特色,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低空技术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注入了活力。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智能医学工程是指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融合先进的脑认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新兴交叉领域。
北京理工大学在智能医学领域深耕多年,自动控制、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为该专业积累了研究优势和人才储备,智能医学仪器、智能远程医疗、智能医学图像分析、智能诊疗等相关领域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为该专业储备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将面向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医工交叉融合背景,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所学课程除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解剖生理学、医学工程伦理等生物医学基础课程,还包括脑与认知基础、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医学成像原理与图像处理、医学人工智能、神经工程学等与智能技术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开展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医学领域的复杂问题,推动智能医学技术创新发展。
该专业将以脑健康智能评估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融合医工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设跨学科、多元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组建中科院院士领衔,以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为核心,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着力培养智能医学工程领域的领军领导人才。
|
关于北京理工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