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备考锦囊 | 仲伯钧:物理不勿理
http://www.huaue.com  2024年3月1日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

  编者按

  寒窗苦读时,是否期待一盏明灯?挑灯夜战时,是否渴望指点迷津?或许你已经步履沉重,或许你还在咬牙坚持,但请相信这不会是一场孤勇的旅程。未名博雅,千里同行,北大学子为你送上这份真诚的“备考锦囊”。学什么最重要?怎么学最高效?这里有你最需要的答案。无论你是求学前路尚曲折的旅者,还是高考战场正披挂的战士,北大始终与你同行。

  个人信息

  学生姓名:仲伯钧

  毕业中学: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基本结构的学科。在中学阶段,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物理知识都取自生活,是可以接触到的实实在在的具象,因此可以说想要学好物理,便要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去探索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积极探索、思考

  在我们高中接触的理化生三门学科中,物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少,每一个定理都具有绝对的普遍性、通用性,基本不会存在某一条定理能够举出反例的情况,因此如何运用定理和已有结论去解决问题,便成为了中学阶段物理所要研究的重点。

  有人说中学的课程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是靠刷题,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观念在物理的学习上并不是很适用。如果说靠刷题去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的理解,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题海战术不是学习物理的长久之计。积极思考、探索才是学好物理的不二法门,同时这也是学习所有理科的好方法。

  不知道同学们在中学阶段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遇到一道难题时,你尝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发现解不出来或是过程十分繁琐,在思考过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或仍无法进行简化。这时,你偶然发现了一个很好用的结论,能够迅速解决这类问题,你便会充分认识到这个结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且对这个结论印象深刻,下次再碰到这类题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个结论;但如果换一下顺序,你在并未遇到这类问题之前,老师或同学就已经将这个结论讲给你了,你再去用这个结论“秒杀”这道题,虽然结果相同,但却缺少了前面对这道题深入探究和思考的过程,自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如前面的深刻。

  同时,正如《论语》中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就像历史上新的结论总是在科学家们重复前人实验的过程中所发现、总结出来的一样,顺着自己的这些新发现去探索(可以是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老师探讨或是借助网络),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这个探索有些可能短短几分钟就结束了,有些甚至会需要你带着疑问去到大学去寻找答案,但这些时间绝对不会白费,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你的物理思维也在不断提升。

  物理思维的培养

  学科思维是指某一学科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的基本视角与方法,是学习相应学科的法宝。在不论哪个阶段的学习中,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几位同学在同一个班级,享有基本无差别的教育资源,每天的学习时长也差不多,但到考试的时候分数总有高低。很多人觉得这些分数高的学生肯定是自己在家偷偷“卷”了,或是考前说好不复习,自己却偷偷刷题复习,个人认为是有偷学的可能性的,但更多的是学科思维的影响,在相同的学习过程中,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可能较早地建立了比较完全的学科思维,让他们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更快地理解、掌握新知识。

  在物理学科中,物理思维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们能够灵活运用定理、公式的根本所在。物理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在平时的物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实验,甚至是生活中一些需要动手的部分,都在促进着物理思维的形成。

  我们在高中的学习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今天老师上课讲了昨天的习题和新知识,留了新的一节的作业,在讲完昨天的习题后,你对其中的某道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你想去进行探究,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甚至是一类题的通法。当然,两项都可以完成是最好的,但你的时间有限,只能在作业和探究中选一项完成,你会完成哪一项呢?

  作为学生,可能出于为了第二天及时交作业的想法,会选择完成作业,而将这个探究抛之脑后或是放在周末,最后彻底遗忘;及时巩固新学的知识没有任何问题,但笔者可能会选择去探究。我认为在探究的过程中,物理思维的提升是无可比拟的,完成作业虽然可以巩固当天的知识,初步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但探究则是一定程度上重复了前人发现定理的过程,从看到一个现象提出问题,到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答案,既培养了自学能力,也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相比于做题所得到的会更加透彻,下一次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倘若让两种情况持续下去,笔者相信几个月后,差距就会十分明显:不断去探究的学生可能不仅对已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不去探究的学生强很多,同时也能更快地理解掌握新知识甚至是可以快速自学后面的课程,在面对碰到新考题、新的问题也会更加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

  物理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淀。从初中到高中,当我们接触到新的物理课程时,学着都会有些吃力,一方面是课程难度的增加,另一方面是新学习阶段的物理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在之前我们已经谈到对新想法的探究,虽然物理思维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来,但这种探究是培养物理思维的一种快速方法。在探究中遇到问题,自己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通过思考、猜想和验证,一步一步接近最后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物理的“感觉”。当你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物理思维便也在无形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

  数学基础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数学是火,点亮物理的灯;物理是灯,照亮化学的路。”诚如此言,生物的尽头是化学,化学的尽头是物理,而物理的尽头是数学。

  在初二我们刚接触物理时,可能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能够解决物理问题,此时数学对于物理的重要性还没有显现出来,但高中物理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往往领先于数学的学习进度。在老教材中,学力学的时候并未开始学三角函数,讲正弦交变电流时,还未学微积分;在新教材中,数学并不会讲微积分,虽然高考物理并不需要掌握微积分,但是没有微积分,在高中很多问题就需要更加繁琐的方式去解释、证明。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高中物理侧重对数学运算的考察,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并不是很复杂,甚至是重复某个运动过程,就是数据不一样,这个时候,就要靠扎实的数学功底;还有一类题目,如果你脑中的物理过程足够清晰,便可以轻松列出几个较为简单的式子得出答案,如果你对这个过程还是有点模糊,按部就班地列出你所能列出的物理式子,再一点一点地求解,虽然过程可能会繁琐一些,但还是能够得到答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就是学习物理的工具,要学好物理就必须先有一定的数学储备。在假期或是平时的空闲时间,我们可以自己先自学一些后面的数学课程,等到数学学到的时候再听一遍,既巩固了数学知识,自己也能更轻松地解决物理问题。数学储备越丰富,解物理题的时候就会越轻松。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愿同学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关于北京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