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28日开考!北京考试报2026年艺考指南来了 |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20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考试报 |
|
2026年艺术类专业统考将从2025年11月28日起陆续举行。统考、校考、联考都是什么?怎么选择高校?选学校时要避免哪些误区?艺考生请收好这份详细指南!
怎么考?
不同专业考试方式不同
北京市艺术类专业考试包括全市统考、戏曲类专业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三种。拟参加校考的考生,必须参加相应科类的全市统考并取得本科合格成绩。
2026年,北京市统一组织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6个艺术类专业的全市统考。
戏曲类专业实行省际联考,考试由相关高校组织实施。2025年,戏曲类本科专业招生高校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
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的少数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批准可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此外,教育部《普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8个专业和《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和专科专业目录》中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影视编导等16个专业,不再进行艺术类专业能力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考什么?不同专业方向考试内容有异
北京市不同艺术类专业方向的统考内容差异很大。
例如,音乐类专业统考分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两类。音乐类统考科目包括乐理、听写、视唱、器乐、声乐。
舞蹈类统考科目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舞蹈即兴。舞蹈基本功主要考查考生的身体基本条件与素质,以及舞蹈基础训练的能力;舞蹈表演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身体语言进行综合艺术表现的能力;舞蹈即兴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身体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的素质与潜力。
表导演类统考有三个方向。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方向考试科目包括文学作品朗诵、自选曲目演唱、形体技能展现、命题即兴表演;服装表演方向考试科目包括形体形象观测、台步展示、才艺展示;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考试科目包括文学作品朗诵、命题即兴表演、叙事性作品写作。
播音与主持类统考科目包括作品朗读、新闻播报、话题评述;美术与设计类统考科目包括素描、色彩、速写(综合能力);书法类统考科目包括书法临摹、书法创作。
戏曲联考不同专业方向考试科目也不同。以2025年为例,表演(京剧表演)、表演(昆曲表演)等专业方向初试科目为表演基础,复试科目为剧目片段。而表演(戏曲形体)专业方向初试科目为基本功与毯子功,复试科目为把子功与身段功。
怎么选?
早做规划 精准匹配
北京市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高招办主任周伟表示,考生选择院校的首要前提是充分的自我认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文化课基础、未来职业规划等综合评估。
考生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要对目标院校进行深入研究,了解院校层次与特色,了解专业实力与课程设置,实现精准匹配。
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校考成绩录取的特色艺术院校。此类院校适合专业天赋显著、专业功底扎实、艺术素养突出的考生报考。第二种是以统考成绩综合录取的院校。这类院校要求考生不仅统考成绩合格并达到招生院校要求,文化课成绩也要具备一定竞争力。
因此,考生要结合专业实力、文化成绩水平,对自身职业规划及抗风险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理性选择主攻方向。在策略上,可先确保统考,再量力而行冲刺校考,形成科学的备考组合。
警惕六个常见误区
周伟提醒,考生在选择艺考这条路时,常因信息不对称而陷入认知误区。考生要扭转这些观念。
误区一:统考不重要,校考才是关键。
此观点严重低估了省级统考的重要性。统考合格是考生参加校考的必备前提,统考失利将直接失去校考资格。2025年在京招生且组织校考的艺术类院校仅40所,而使用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数量远超于此。随着艺考改革的深化,许多顶尖艺术院校在校考初选环节已开始直接使用统考成绩进行筛选。
误区二:仅靠统考成绩考上的都是层次不高的大学。
这种看法与事实严重不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按统考成绩综合录取。这些院校综合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
误区三:校考院校报名越多,被录取机会越大。
事实上,校考并非“广种多收”。首先,各院校校考时间集中,可能存在冲突。其次,频繁跨省应考会大量挤占文化课复习时间,可能导致考生身心俱疲。最后,不同院校、专业的考试侧重点与形式差异巨大,盲目报考而缺乏针对性备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误区四:选择艺考,就可以忽视文化课学习。
文化课成绩在艺术类招生中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2025年,北京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含舞蹈类、戏曲类)已达到普通本科线的75%。此外,部分高校在艺术类专业录取时还对文化课单科成绩、总分提出更高要求。
误区五:短期突击培训,便可轻松“艺考上岸”。
艺术类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与浓厚兴趣作为支撑。短期应试培训或许能在技巧上带来一定提升,但难以弥补考生长期专业素养的缺失。更重要的是,许多高校规定艺术类专业录取后不得转至普通类专业。若仅凭短期突击考上艺术类专业,但缺乏真正的兴趣与潜力,考生将在后续学习中面临巨大挑战。
误区六:必须参加校外培训,才能通过艺术类考试。
校外培训并非艺考成功的唯一路径。北京市许多中学,特别是具有艺术特色的高中校或特色班,已构建起成熟的“专业+文化”一体化培养体系,其优势在于课程体系科学、师资保障有力、时间规划高效。对于考生而言,应先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评估其是否满足自身需求,再考虑是否需额外补充。
|
关于名师指点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