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生态下民办高校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http://www.huaue.com  2017年1月10日  来源:华商报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这是贯彻落实中央教育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为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西安翻译学院作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在创始人丁祖诒先生提出的“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精神引导下,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取之于学,用之于学”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以“高尚教育”为引领,经过近30年风雨历程,发展成为拥有两万余名在校师生,近20万毕业生,积累了15亿元社会公益资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成绩斐然的综合型本科高校。

  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西安翻译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讲话精神,坚持以《民办教育促进法》为办学准绳,以推进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以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民办大学为目标,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之本,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中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涂上了一抹亮色,书写了民办教育阔步前进的辉煌篇章。

  注重党建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委作用

  《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强调了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党章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民办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西安翻译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早在2000年西安翻译学院就率先在陕西民办高校中成立了党委,确立了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党风带政风、以党风促教风、以党风强学风,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不做学商将公益性办学方向坚持到底

  《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确立了分类管理的法律依据,明确提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西安翻译学院办学近三十年来始终坚持和发扬创始人丁祖诒先生提出的高尚教育理念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2012年陕西省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时,学校举办者丁晶在省内率先选择非营利性办学,并明确表示不求合理回报。这一做法坚定地继承了创始人丁祖诒先生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思想,用实际行动拥护了省政府决定。当年西安翻译学院选择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办学性质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思想完全一致。

  落实"三项机制"纵深推进"双一流建设"

  2016年10月31日,西安翻译学院为进一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生态和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将一度运行的“校、院、系三级建制、三级管理、以系为主”的运行体制调整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二级学院相对独立运行、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构建起了“对内有效服务、对外有效合作、对上有效承接”的机构体系。为理顺校院两级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二级学院职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西安翻译学院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支持鼓励二级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对教职工和学生的创新实践以包容的态度给予扶持与鼓励;在校内实现了风清气正、清清爽爽的工作机制与工作关系,在全校范围内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能者上、庸者让”的人才评价和考核机制。

  这一系列举措是西安翻译学院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着眼未来发展,理顺各种关系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建设“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西安翻译学院也因此荣获2016年“陕西教育改革突出贡献高校”荣誉称号。

  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师生权益保障机制

  《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不仅强调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还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师生权益保障机制。面对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新起点,学校董事长张水平提出:要力争在“十三五”时期让全体师生员工实现“有彩、有财、有业”。

  西安翻译学院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西译特色的校园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为两个创建(即创建一流民办大学、创建“东方哈佛”)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确立了“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坚持'超越自我、铸就品牌'”的大学文化建设原则。着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新格局,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通过大学文化建设总结学校发展变迁,凝练学校精神,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师生凝聚力,提升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全校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据统计,近年来西安翻译学院实施了一系列暖心工程,先后垫资上亿元为教职工在西安市团购住宅楼,在校内新建了两栋楼近200套教职工公寓,学校拨专款建设了西安市一级幼儿园,解决了教职工子女入托问题。2016年度西安翻译学院被评选为“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普法先进单位”。

  西安翻译学院始终把"爱生如子"作为教育学生、服务学生的准则。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以学生毕业后能够“有尊严、体面地进入社会”为目标,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工作,扎实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等,保证了学生求学的根本利益。学校积极构建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设立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体,以校内奖学金、助学金为补充,以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伙食补贴等为辅助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三年来,学校累计拨款近千万元,奖励、资助学生18000余人次,充分体现了“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志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的办学理念。

  勇于探索积极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为进一步健全民办学校治理机制,《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在《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之前,西安翻译学院就在探索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施依法治校方面做出重大决策。2016年9月18日,学校遵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按照督、管、办分离原则,在深入探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举办者拥有法人财产权和评价监督权,董事会拥有决策权,校务会独立行使办学管理权,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的新型现代大学运行机制,建立了新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理顺学校内部各项运行机制。

  这也是西安翻译学院率先打破民办教育在管理上的家族化传统,实现民办教育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是学校与时俱进,力推改革,勇攀高峰的创举。对学校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翻译学院举办者丁晶认为,学校实施督、管、办分离的大学治理体系,这是对陕西省委提出的“三项机制”的落实和实践,是对民办教育未来发展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学校创始人丁祖诒先生提出的“高尚教育”理念的又一次实践。丁晶表示,学校这份神圣的事业不属于家族所有,更不属于个人所有,它是属于全体西译师生,属于全社会的一份公益型事业。

  西安翻译学院探索民办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新路的做法,受到了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的高度肯定和支持。2016年9月21日,庄长兴在考察学校时指出,“西安翻译学院积极探索构建由投资人监督,董事会决策,校务会执行,党委实施政治核心和政治保障的现代大学治理机制,这种机制很有创新意义。”

  硕果累累三十年发展成绩斐然

  西安翻译学院的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和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在考察学校时指出,“西安翻译学院始终在创始人丁祖诒教授提出的'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精神指引下,注重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历经近三十年的奋斗,西安翻译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科、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并于2014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先后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扶持专业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名师6位,省级优秀教材5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位居陕西同类高校前列。

  西安翻译学院以其独有的办学特色,严谨的学术氛围,良好的社会声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声誉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西安翻译学院在中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语言类)声誉指数排名中甚至超越同类公办高校跻身十强,在民办高校中更是独树一帜。2016年上半年,先后承办了“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西部赛区决赛以及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平行论坛及多项高端翻译讲座。学校以出色的组织管理、温馨的志愿服务、良好的学术水平、有意的赛事成绩赢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许,有力地提升了民办高校在学术、教育等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学校先后培养出夺取APEC未来之星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冠军并获得随同国家领导人出席APEC峰会的优秀学子郑悦、杨鑫、丁倩雯、弓晨;陕西省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最美村官叶瑜;多次为外国政要做随身翻译的同声传译之星向莉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2016年11月19日,西安翻译学院在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委举办的2016“创青春”挑战杯大赛中荣获陕西省金奖,成为唯一斩获金奖的陕西民办高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实践,西安翻译学院已经累计为会培养了近20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考研、专升本升学成果显著,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并且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西译学子在各自岗位的优异表现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就业单位普遍反映西安翻译学院学生“下得去、留的住、用得上、懂外语、善合作、守规矩”。学校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学生就业实力十强示范民办高校”。在“2016中国教育盛典”中以得票第一荣获“中国就业竞争力民办大学”荣誉称号。

  陕西省副省长庄长兴在学校考察时对西安翻译学院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他指出,“学校领导班子一定要有决心、有信心,履行好职责,要以国家发展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家长的盼望为出发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地把西安翻译学院办好,让西安翻译学院真正地朝着'东方哈佛'这个目标去迈进。”

  《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2017年9月1日起实行,这无疑为民办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和强劲的发展动力,民办学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倾注着党和国家的期盼,凝聚着社会各界关怀与支持的西安翻译学院已经踏上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融合发展的快速路。如今的西安翻译学院,正在全面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新修法)》,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积极落实“十三五”规划,努力创建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民办大学,为创“东方哈佛”的西译梦而奋力前行。
 关于西安翻译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