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咖汇聚,精彩观点分享!盘点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文化活动季,一趟跨越春夏的文化旅程 |
http://www.huaue.com 2024年7月8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通识教育的内核,是含蕴于所有知识之中,又在其之上的人文精神,它来自我们与他人的共情和对世界的无限好奇,鼓励我们探索生活的意趣、享受生命的美好。
2024年4月至5月,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G·E影响力:通识文化活动季”活动邀请国内外多位大咖学者,开启了一场跨越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电影与空间设计的精彩文化旅程。
和康至军、杨无锐老师共读德鲁克经典,提升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苏德超教授探讨哲学之于人学习生活的意义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听青年作家班宇分享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Richard Peña教授回溯美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球融合之旅;在Hanny Wijaya博士和苏中秋老师的主题分享中,学习如何在热爱的设计领域培养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打开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全新视角。
今天,我们共同回顾7位嘉宾的精彩主题讲座。他们深入独到而富有见地的分享,带领师生跳出固定的思维框架,以崭新的视角去理解世界,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求知生涯,一同感受通识教育的影响力。
01、康至军/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4月13日,纪念彼得.德鲁克翻译基金联合发起人、“12个德鲁客”公众号创始人康至军在“做好正确的事,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主题分享中,带领通识教育学院老师细读德鲁克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鼓励全体教师向自己提出正确的问题,让工作成为有意义的人生的一部分,在工作中建立“修己、立人、兴业、济天下”的管理学价值观。
通过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精读与总结,康至军总结出卓有成效的五项实践,分别是重视贡献、要事优先、善用时间、扬人之长和有效决策。康至军建议老师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有意识地改变工作中正在发生的问题。
第一,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认识自己的时间就是认识自己。要如实记录如何让自己有机会真正面对现实,砍掉觊觎时间的隐形杀手,用好自己少数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管理者需要认清显性的和隐性的浪费时间的因素。在与下属充分沟通目标并建立信任关系、做好每一次用人决策、成功推动创新与变革等3项重要任务上投入整块时间。
第二,知晓自己和团队的劣势和不足,更重要的是发挥长处。工作中的首要职责是取得绩效,而不是取悦上级;真正的严苛,总是从思考一个人能做好什么出发,要容忍不同脾气和个性共存。因此,管理者应具备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尊重差异,乐见多元化的心智模式。
第三,专注贡献也非常重要,工作是要关注成效的,要时刻注重创造成果和价值。组织中正确的、富有成效的人际关系,不在于重视和谐,而在于专注目标和贡献。持续警醒自己开展自我认知,从专业、个性、惯性和以自我为中心4个因素为方向,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贡献。
第四,学会合作探究,人们不仅在说和听上一直不断学习,还要学习“问”,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模式下,需要认识到“我”了解的信息是有限的,在团队工作中应察觉到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许工作中的人会与“我”观点有别,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可能是学习的机会。
02、杨无锐×苏德超/从柏拉图到德鲁克
4月18日,欧亚回声学者、“十二个德鲁客”联合发起人杨无锐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苏德超教授,与校内外师生共话管理学与哲学。两位老师以柏拉图和德鲁克的经典言论入题,深入剖析了管理学与哲学在现代教育和实践中的融合与碰撞。他们鼓励师生将哲学学习与思考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提升个人素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并希望大家保持对哲学的热爱,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不忘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杨无锐说,德鲁克所提倡的博雅教育是一种指向自由的教育,它旨在现代世界中培养人们对自身使命与责任的理解。博雅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醒人们关注那些他们本不愿意关心的事情,承担那些看似过于沉重的责任,促使原本无忧无虑的人变得忧心忡忡,并激励那些忧心忡忡的人勇敢地追求卓越。从柏拉图到德鲁克的转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从寻求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转变为持续的警惕。一个城邦需要为了自由而保持永恒的警惕,同样,一个组织也必须永远为了自由而保持永恒的警惕。
随后,通识教育学院执行院长黄鑫与杨无锐、苏德超两位老师就当前师生共同关心的哲学议题,展开了一场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对话与探讨。
精彩对谈节选:
话题一:“和而不同”是升阶的价值观。苏德超认为,现代人讲的共同价值是升阶的价值,人们可以拥有自己的价值或者自己的自由,只要相互不妨碍。
话题二:练习死亡、想象力和造梦。苏德超说,哲人一辈子不是在跟死亡做斗争,而是要学习怎么去死亡。人的肉体虽然有痛苦,但是在灵魂里造了一个梦。对于任何文明来说,人们都觉得真正的意义感应该是灵魂的。杨无锐说,“梦”带来的意义感、想象力才更有驱动力。人的意义感就在于练习死亡,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死亡可能是另外一个开始。
话题三:如何追求意义感?杨无锐认为,意义感只能是一个过程,不大可能是一个结果或者结论。苏德超谈到哲学中的一个悖论,意义要去找它,它就没了,人们不找,可能还有。每个人都应当回到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
03、Hanny Wijaya: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4月22日,奥地利林兹艺术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员、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中欧总监Hanny Wijaya博士为教师们带来“反思中的实验”主题工作坊,并与学生们分享了“做我所爱,爱我所做”讲座。
Hanny Wijaya博士在教师工作坊中分享了面向未来教育的洞见。她说,教育者需要转变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以适应2000年后出生的“数字原生代”学生群体。新一代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能够轻松获取信息,与教育者存在显著代沟。因此,教育者应采用学生熟悉且能够接受的沟通方式,如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同时教育者需要主动理解学生的数字语言和文化。
Hanny博士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在分享中不断强调跨学科发展目前已成为教育的另一个重点。Hanny博士表示,跨文化交际和跨学科意识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有助于学生们在未来的国际化世界中顺利沟通和交流。她提倡教育者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跨学科合作的交流和碰撞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Hanny博士借助一个个优秀学生作品,向同学们介绍了设计中的核心价值观:“有用、好玩、用心”。她鼓励学生在设计时考虑他人的感受,保持谨慎并注重细节,同时享受设计过程,培养创新思维与协作能力。
04、Richard Peña:美国新现实主义电影
4月26日,美国杰出电影学者、纽约电影节名誉主席RichardPeña教授带来《美国新现实主义》主题讲座。他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带领观众们穿越银幕,回溯美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与发展之路。Richard Peña教授鼓励大家以开放的心态探索电影中的深层含义。
讲座现场,Richard Peña教授与师生们回顾了美国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他提到,早在1910年,美国电影就已经开始吸收意大利的技术与创意,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萌芽打下基础。随后,德国、奥地利及中欧的电影人才加入,为美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导演和演员的加入以及技术的融合,更为美国新现实主义电影增添了东方特色,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美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
Peña教授在分享中谈到,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纪实性、真实性著称,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拒绝明星制,强调使用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和自然光,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社会现实面貌。经典作品如《地球之盐》,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和下层劳动者的困境。
Peña教授特别播放了影片《地球之盐》,该片以1951年新墨西哥州矿工罢工为原型,展现了矿工们的心酸与坚持,以及对公平与尊严的渴望。尽管面临政治敏感性和压力,这部电影坚定地捍卫了劳动者和女性的权利,引发了大众深刻的思考。
05、苏中秋/“艺术万岁”如何理解艺术?
5月8日,艺术家、西安欧亚学院设计博物馆副馆长苏中秋老师带来《“艺术万岁”如何理解艺术?》主题讲座,介绍了德国艺术家安妮·因霍夫的《浮士德》、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以及不同的涂鸦作品,为现场师生打开理解和欣赏艺术的全新视角,架起连接艺术与现实的桥梁,感受跨越时空的智慧。
苏中秋表示,主题“艺术万岁”的灵感源自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在那一届双年展中,德国艺术家安妮·因霍夫凭借其作品《浮士德》荣获了德国馆的金狮奖。《浮士德》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安妮·因霍夫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深入地探讨了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关系,她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引发人们对人的物化、异化等议题的关注。
苏中秋说,艺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市场上,更在于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艺术作为社会拯救性工作的一个方面,需要更加系统的社会工作来支持和推动。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而必要的知识储备会让人们深入感受艺术特点。“当你真正进入这个领域,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专业领域——专业艺术史研究。在这里,你会更加深入地探讨艺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关注其美感。”
讲座结束后,苏中秋带领师生们在行政中心走廊开启别开生面的艺术探索之旅。行政楼内,光线柔和而均匀,安静而庄重,一幅幅画作悬挂在墙上,如同静谧的守护者。面对由鲜艳色彩和不规则线条构成的画作,苏中秋介绍,这幅画通过抽象的元素和色彩表达了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同时也探讨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06、班宇/"沉默的回声”写作经验分享
一个幽暗的东北人,一个深受摇滚和游戏启蒙的理科生,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是班宇,现在是一名作家。5月10日,班宇做客欧亚,与师生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魅力,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与心得。他与读者们一同沉浸在文字的海洋,感受创作的力量,用东北式幽默讲述深入肌里的故事。
小时候无意间接触到摇滚音乐,班宇与文学的机缘就此展开。高中时,莫言在学校的演讲带给他极大的阅读视野冲击,改变了他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上大学后,班宇又持续创作音乐评论,在他的心底,“音乐的遣词造句里面真的会有触动心灵的部分,跟你莫名的共情。”
慢慢地,班宇开始写作书评,他对写作的想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想写一些更切实的身边的人和事,想更接地气地描写一些在一条街上住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们是如何互相融合勾连在一起的。”班宇生活的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这些生活经历成为他小说创作的丰富素材。
班宇喜欢在听唱片的过程中寻找小说叙述的语调,确定小说的气质,“我有可能在听一个曲子时,会觉得好像它所展示的情绪跟我所想写的小说语调里面展示出来的部分是吻合的,我会从音乐里面去寻找这种叙述的动力。”
2023年《漫长的季节》大火,作为该剧的文学策划,班宇回顾了与导演辛爽合作以及剧中角色的故事。该剧最后响起了配乐《再回首》,在班宇看来:“我们不管是生命还是学业,在所有向前看的时候,我们可能也需要再回头看一看,明确自己来路的同时,又能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方向、爱好、专业等到底要怎么处理,到底要往哪走。你要知道,不管往哪走都不轻松。”
|
关于西安欧亚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