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强基学科解读 | 考古学:手铲释天书
http://www.huaue.com  2024年4月24日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

  编者按

  学海宽广,知识精深。时空幽微,万物多变。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为你一一展现。良师倾囊相授,益友携手同行,伴你扬帆起航,初识学海风浪。由此出发,基础学科的神奇世界敞开大门,期待着富有热情与才华的年轻旅人在广阔的知识田野中不断探索,不断收获,开拓充满生机的新领地。与北大强基计划同行,与师友携手前进,感受深耕创造的独有魅力与无限可能,共面学海风浪。求知探索的征程一触即发,北大强基等待心怀理想的你!

  说起考古,大家可能多少都有一些认识

  有人说,考古很浪漫,有着许多美丽传说

  有人说,考古是鉴宝,戴上眼镜,端详文物

  有人说,考古风里来雨里去,很苦很累……

  其实很多时候

  我们对于考古都是误解与向往并存的

  那么,考古到底是什么呢?

  一、北大考古:中国考古学的缩影

  北大考古有着悠久的历史。回顾过去,这不仅是一部北大考古史,几乎是中国考古的历史。

  细数那些年我们开创的几个“第一”:

  1922年北大国学门下设立考古研究室,为全国所有事业单位中第一个设置考古研究室的单位;

  1952年历史学系下设考古专业,为全国设置考古专业的第一个高校;

  1983年从历史学系分出,单独成立了考古学系,为全国第一个设立考古学系的高校;

  2002年成立考古文博学院,为全国第一个成立相关学院的高校。

  二、北大考古: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

  一个学科是否真正的强大,还有赖人才的聚集。北大考古专业自建立以来,就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70多年来,在考古专业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其中,60岁以上各研究方向的领头人,均属全国该研究方向的顶尖人物,他们不仅为中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如今都已桃李满天下。

  三、北大考古:与时俱进,壮大学科

  1952年设立考古专业;

  1988年设立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1993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1998年设立文物建筑专业方向;

  2017年设立外国语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专业,既培养同学扎实的考古专业底子,也能让他们在外语学院学外语,将来从事国外考古工作。

  四、学科优势

  基础设施完善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各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基础设施非常完善。

  师资力量雄厚

  学科分布最广,师资力量规模最大,名师数量最多,科研实力最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资情况

  硕果累累

  根据最新的QS排名,北大考古位列全球第14,亚洲第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年荣获的十大考古发现

  五、教学理念

  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

  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学力量、科研力量、培养质量在全国考古专业中均排名第一。同时,老师和学生感情深厚,在田野实习过程中,“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田野教育

  六、学术导师制

  考古文博学院设有学术导师,一对一因材施教,甚至一人一册的培养方案,为同学们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导师制度及名单

  七、毕业去向

  考古文博学院的本科生毕业大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学习。也有少数同学选择直接就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年本科生去向

  八、考古强基班

  考古学强基班旨在培养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遗产保护大局的卓越的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1.凝练核心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明确学科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限选课程等三个层次的专业课程,凝练出以中国考古学系列和田野考古实习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开设《明清考古》《世界考古学》《水下考古学概论》等新兴学科课程。

  2.丰富教学方式,促进实践教学

  增加实地考察、实践动手课时,锻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打造虚拟仿真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考古原典阅读与写作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已知去探索新知。

  3.建设辅导员-班主任-学术导师三级保障制度

  选聘品学兼优高年级学生干部担任辅导员,选派教学科研一线教师担任班主任,全面指导关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4.扩宽学术视野,保证国际交流

  提供出国访学机会,如有机会参加英国、埃及、日本、匈牙利、波兰、希腊、意大利等国家的访学项目与考古发掘活动;实施本科生自主科研计划,提供参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科研实习。

  九、考古与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考古学通过复原古代历史,承担着文化遗产挖掘与阐释、共享与传承历史的新使命。

  1.建立国际考古基地——周原遗址

  2.从发掘到展示——安溪青阳下草埔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3.文理交叉——北大考古参与三星堆遗址发掘

  4师生参与遗产保护——北京大学燕南园保护与环境整治项目


  十、手铲下的小故事

  1.陕西宝鸡周公庙遗址发掘

  首先出土了很多西周的甲骨文,图中的字是“周公”。


  紧接着发现红腰带(即红土层)断了。红腰带是原始的生土,而遗址上发现生土整整齐齐地断了,很可能表明有遗迹。

  发现夯土墙。商周时期夯打的土多出现于大型建筑、大型墓葬、城墙。

  夯土墙西墙、北墙

  在调查过程中有很多奇怪的地方:

  城墙窄。只有5米宽。古时的城墙理应很宽,可以在上面跑马、打仗,至少得有二三十米很规律的红黄相间。5米黄,5米红;一段红,一段黄,就像警戒线。

  走到田野,发现了五花土(指好几种土混杂在一起的土)。一般只有墓葬里的土是五花土,发现的五花土还是夯打的土,表明是座经过夯打的墓葬,而这种墓葬一般墓都比较大。更重要的是,发现五花土里有一块土是很深的土层里才有的土,表明墓挖得很深,挖得深的墓一般是大墓。

  发现墓底不平,是个斜坡。墓葬的底部是斜坡说明是墓道底,这是带墓道的大墓。商周时期墓是分等级的,只有国君一级的墓才有墓道。因此发现的至少是国君级的墓。经过之后的钻探发掘,证实了发现的是四墓道的大墓,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所知的西周的第一大墓。

  此次发掘,发现了带四条墓道的大墓十座,带三条两条的各两座。同时这也是目前所知道的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墓地。经研究,我们认为是周公家族的墓地。

  2.2014年发现周原遗址

  发现车马坑。一般车轮都是木制,大多发掘出来便是朽的。但这个遗址里的车轮子是铜的,车上铜制品多。车的车轴部分套一个管子,插一根车辖,上面镶嵌着绿松石,为首次发现。

  发现墓葬。随葬品有四十多件青铜器,是70年代以来发现青铜器最多的。值得一提的是,墓葬里有戈,其头部银光闪闪发亮,经检测发现上面镀了锡,这也是中国最早的镀锡的产品之一。

  发现大型建筑。总面积两千多平方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最大的一座宫殿。

  发现社石。院子中部偏西有一石碑,总长1.9米,是西周早期的社石。社代表着大地,是祭地的遗存,如同北京中山公园社稷石。此次发现的是西周时期的地坛,表明了三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社石

  3.发现西周的城墙

  发现炼铜炉,表明有铸铜作坊。

  发现商末周初的水管,刻着最早的八卦符号。

  陶水管

  发现空心砖,砖的质量非常好,打破了“秦砖汉瓦”的观念,将砖的历史提早了几百年。

  /北大考古/

  考古虽苦

  面朝黄土背朝天

  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

  但考古也很酷

  一把手铲走天下

  看土、辨土

  妙释无字天书

  期盼你我相聚北大

  期盼你与考古人一样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北大考古欢迎你!
 关于北京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