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2025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月17日  来源: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交叉等13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做好我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工作,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考生,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24〕256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简章。

  一、招生专业

  (一)运动训练(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运动科学、专项训练竞赛、社会体育指导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运动训练理念、健康理念、创新精神,和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胜任专项运动训练指导、竞赛、教学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制四年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武德修养,系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自觉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胜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表演、管理、科学研究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型武术教育专业人才。

  二、招生项目、计划、范围

  (一)招生项目

  运动训练专业招收田径、篮球、排球(非自由人)、足球(十一人制)、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技巧、跆拳道、攀岩11个项目。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收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3个项目。

  (二)招生计划
 

专业

项目

招生计划

等级要求

运动训练(180)

田径-田赛(不分男女,包含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6

 

 

 

 

 

 

 

 

 

 

二级及以上

田径-径赛(不分男女,包含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400米栏)

10

篮球(男子)

22

篮球(女子)

22

排球(男子,非自由人)

8

排球(女子,非自由人)

8

乒乓球(不分男女)

8

羽毛球(不分男女)

4

网球(不分男女)

6

体操(不分男女)

8

技巧(不分男女)

4

跆拳道(不分男女)

8

足球(男子,非守门员)

30

足球(男子,守门员)

2

足球(女子,非守门员)

30

足球(女子,守门员)

2

攀岩(不分男女)

2

一级及以上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120)

武术套路(男子)

60

二级及以上

武术套路(女子)

25

武术散打(不分男女)

25

中国式摔跤(不分男女)

10

一级及以上

  (三)招生范围: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注:以上计划为预定计划(含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生计划),正式计划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达为准。

  三、报名条件

  (一)符合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普通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身体健康;不在兴奋剂违规禁赛期内。

  (二)运动员运动技术等级要求见招生计划;运动技术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考生本人的运动员技术等级项目应与报考的招生项目一致,考生如具备所报考项目的多个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报名时需填报所有符合报名要求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考生依据所获得的运动等级证书的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不得跨项。

  四、报名流程

  (一)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考生报名资格)并报名,按网上要求缴纳报名费。

  报名网址:http://www.ydyeducation.com

  注册时间:2025年2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二)考生注册过程中,如发现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有误,应及时联系等级证书授予单位进行信息更正,确保在注册报名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

  (三)已完成注册的考生应通过“体育单招系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拒不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考生完成缴费视为报名成功,完成缴费后,考生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五、考试安排

  (一)体育专项考试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规定,2025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中,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的模式进行,满分100分,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5版)》。

  夏季项目考试时间:2025年3月20日至5月12日

  体育专项考试(含现场确认)分项目具体考试时间、地点,以及打印体育专项考试准考证等具体事宜,请考生务必关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以该网站公布内容为准。

  (二)文化考试

  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每科150分,总分600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答。

  文化考试时间:3月29日至30日(周六、周日)

  文化考试地点: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详见文化考试准考证。

  注:考生于3月22日12:00后登录“体育单招系统”自行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六、录取办法

  (一)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 180 分的基础上,由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二)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40分的基础上,由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三)对具备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四)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分别达到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基础上,依据分项目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录取综合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若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再录取二志愿考生。录取名单报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批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综合分计算办法:依据考生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综合分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计数保留法。

  (六)考生如已报名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志愿并被录取,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七、优秀运动员申请免试入学

  申请免试进入我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的运动员,须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规定,登录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体育招生”中的“运动员保送系统”进行报名并参加学校的综合考核(相关考核将电话通知),学校将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和学校选拔要求,确定拟录取保送运动员名单。

  八、收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收费管理的通知》(豫教财〔2007〕74号)文件,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收费标准为:8000元/生·年。按照豫计收费[2003]1308号文件,住宿费收费标准:四人间有暖气1100元/生·年;四人间无暖气1000元/生·年;六人间有暖气800元/生·年。

  河南大学高度重视资助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精准资助,深化资助育人,建立了“奖、贷、助、补、勤、免、偿”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构建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资助模式,为需要帮助的我校学生提供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经济资助和发展支持。其中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最高20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10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助学金3700元/人均/年,河南大学奖学金2000元/人/年,其他各项社会奖助学金1000-5000元/人/年。

  九、其他事项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为河南大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十、咨询电话与网址

  联系地址: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郑州市金水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邮政编码:450046

  咨询电话:0371-66591206(招生办公室)

  0371-22866474(体育学院)

  0371-22821118(武术学院)

  河南大学招生办网址:http://zs.henu.edu.cn

  以上内容若有遗误或变化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为准。

 关于河南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