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西南民大校地合作成效显著
http://www.huaue.com  2020年6月30日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长期以来,西南民族大学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加强校地合作。近年来,学校发挥科研与人才培养等智力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发挥科研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依托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全面加强与红原县的战略合作,不断为基地的实质性建设打开局面。四川省与学校在共建“国家级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抗逆牧草种质创新及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川西北现代生态畜牧业综合示范园区”“国家级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有力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依托畜牧和兽医等学校“王牌”专业,积极加强与红原县政府、相关地方企业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和推广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挥智库优势,建言资政地方发展。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地方发展规划研究。特别是,学校为助力凉山脱贫攻坚,组织精兵强将,深入凉山调研,形成的重要研究成果——《关于设立“国家(凉山)改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议》于2019年1月15日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重要批示。与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合作,共建区域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智库项目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开展“新能源空铁+成都区域共享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获得四川省尹力省长的批示;与住建厅共同建设民族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产学研基地,参与民族地区特色乡村规划设计;与凉山州合作开展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与雅安市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与成都市博览局合作,举办世界生产力大会;与省社科联合作,开展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研究等等。

  发挥育人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坚持发挥办学资源优势,构建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探索构建适应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至2016年连续与四川省甘孜州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相关专业人才紧缺的情况。同时,学校根据四川省各地各部门需要,开展干部人才交流,坚持每年选送一批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作为选调生,推荐一批优秀教师在四川挂职交流,举办一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民族地区专题培训班或研修班,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加强与双流区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力争为共同促进学校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西南民族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