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与清华底色——清华大学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http://www.huaue.com  2023年9月13日  来源:清华大学

  在清华园有一个特别的词。

  它在历史的回眸与未来的展望中不断生长,书写着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它在课堂内外驻足流连,娓娓诉说着若山似水、春风化雨的师者初心;

  它在坚守与选择中内化为凝固的符号,成为新时代清华学子砥砺成长的澎湃力量。

  ——这个词就是“三位一体”。

  日前,清华大学作为唯一独立单位申报的《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获评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这是继2005年之后,清华再次荣获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最高水平的奖励。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从提出、深化、落地、延展至今,历经近十年的时间,犹如微风细雨中的种子洒落清华园。转眼之间,春风不语、蔚然成林,凝聚成为清华大学师生的广泛共识,转化为在新时代努力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动人实践。

  正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院士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底色,也是最能体现学校传统和特色的地方。”那么,“三位一体”于清华坚守本科教育底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一个教育理念是如何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又能在先行先试中凝炼出哪些经验与启示,让我们共同寻找这些答案。

  继承发展,根深叶茂

  “三位一体”一词,在近十年间,从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为学校教育理念,从一种广泛共识落实到一门门课、一次次师生交流,其内涵与外延在教育创新实践中逐渐根深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究竟何为“三位”,又如何相融“一体”呢?

  ——价值塑造,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和育人的根本,出发点是立德,落脚点是树人;

  ——能力培养,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获得更大的成长幅度;

  ——知识传授,要使学生获得宽口径、厚基础的扎实训练,具备核心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三位一体”示意图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是以价值塑造为引领,强调在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体现了育人过程中价值、能力和知识之间的有机融合。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合为一体,最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清华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

  2014年,“三位一体”一词首次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提出。这一年,正是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启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年。在这场后来被清华人认为是“使命驱动”的改革中,一系列力求解决制约学校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改革创新举措应运而生。新的时代赋予清华新的使命和挑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立德树人,让“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高远志向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优化教学组织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如何完善培养体系、提升课程质量,让学生获取更多方面、更高维度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志趣?如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教师育人热情、提升教学能力?……

  刚刚走过新百年的清华,比以往更加迫切地希望直面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于是,在这次持续将近一年的教学大讨论中,涌现出很多重要的成果,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并被写入当年的清华大学十大新闻。

  “三位一体”一经提出,便立即在全校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热烈的讨论,激发了老师们去思考教书育人中最核心的问题。当年讨论的盛况至今令当时参会的老师印象深刻,而很多人都还清晰地记得,“三位一体”的表述顺序曾一度发生过“反转”。一开始老师们提出的其实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直到经过反复研讨,才在最后正式提出时把“价值塑造”放在了最前面、最重要的位置。

  随着对“三位一体”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师生们一致感到“三位一体”不仅只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成为新时期指导学校育人活动的一种理性认识。于是,在四年后举行的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正式确立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为教育理念。

  历史犹如一条大河,从过去而来、映照着当下、向未来奔去,始终流淌着的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底色。回顾“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演变过程,还需要将其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中思考其背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回望清华百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视贯穿始终。从1911年建校时,《清华学堂章程》中规定“以培植全才,增进国力为宗旨”,梅贻琦校长强调“发展全人格”,到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作为清华大学全面发展育人理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既是继承弘扬了清华“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又反映了新时代新条件下对高等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索和认识,全面而显著地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给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正如副校长彭刚所说:“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每一页新篇章,都是在这些核心理念的‘延长线’上不断续写推进”。从思政课、课程思政、导学思政立体融入育人全过程,到推进特色书院建设,育人体系发生格局性变化;从确立“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的定位,全面重构通识课程体系,到改革课堂组织方式、建立荣誉体系,深化高质量课程建设;从推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到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指引下,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模式创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同向同行,有滋有味

  “他们站在那里就是一本教材。”今年19岁的梁可是探微书院化工专业2022级本科生,在上完“形势与政策”课后直言“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作为清华大学本科思政课体系中的第一门课,全新改版的“形势与政策”课由校党委书记牵头,邀请多名院士名师共同担任大课主讲人。在这里,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所带领的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全球视场最大、数据通量最高的显微仪器——高分辨光场智能成像显微仪器RUSH,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有在工程实践与科研领域辛勤耕耘四十年,是名副其实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土木工程建设“把脉人”的土木工程系聂建国院士;有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的“双碳战略”专家、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等等,这些大家学者以自己对科研工作的执着和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引领学生心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

  “坚持是一种奇迹!说得清楚的叫故事,说不清楚的就叫理想吧!”戴琼海院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二十余年在科研“无人区”探索,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故事,让同学们听到了“网络和书本上听不到的故事”,更听完了“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把信仰课程讲得不苍白。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蕉看来,“形势与政策”课立足于“大时代”“大视野”、搭建“大课堂”“大平台”、汇聚“大师资”“大团队”的目的,是希望培养未来“大写的人”,这才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意义所在。

  随着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有力推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在清华园里同向同行。如何看待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在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和价值塑造的元素?特别是在清华,对于众多理工类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是整个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在彭刚看来,“二者要努力实现自然的有机融合,做到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为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并根据院系、学科的不同特点,“一院一策”推进落实;组织跨院系“同行备课会”,推出150多位各类型课程教师分享的“同行锦囊”。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在课程中有机融入价值塑造的元素,实现“课程好+思政巧”。

  在清华,课程思政也绝不是“课堂思政”,它发生在有清华人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刻。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清华率先按教学日历开展有组织、成建制、全体系的在线教学,承诺“有师生在,课堂就在。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延伸到哪里”,春季学期全部课程做到应开尽开。改变的是教学方式,不变的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学校以实际行动坚守教书育人不可放弃的职责,用自己的作为实现了最有力量的教育、最好的价值塑造和最生动的课程思政。

  通专融合,全面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干粮”不如给人“猎枪”。面向未来,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广阔的成长空间,需要更加丰富完备的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沟通的能力、将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远比现成知识的获取来得重要。因此,清华本科教育模式也朝着“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方向转型。

  为此,清华专门成立通识教育专题工作组,系统梳理构建新的通识选修课程体系,2018年建设独立教学机构“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当年9月面向本科生一年级正式推出“写作与沟通”课,开全国之先的同时,创造了“为一门课成立一个中心”的清华历史纪录。

  “我从未想过在清华会上一门关于游戏的课。”对于生命学院戴晗霖同学来说,回顾刚刚过去的本科一年级上的“写作与沟通”课,最大的感受是令人“脑洞大开”。这学期的课程主题是“游戏与人”。

  课堂教室设在第三教室楼,班级人数很少,只有16名学生。在课堂上,戴晗霖和同学们常常需要用可移动的桌椅拼成一个个“辩论堡垒”,争辩得面红耳赤的情形在这里常常发生。

  戴晗霖坦言自己最初并不擅长提出自己的观点,但随着老师不断抛出“游戏是否有国界”这样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牵引,“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对话就自然地产生了,这令人难以置信!”戴晗霖感慨地说。

  “写作与沟通”课开课五年以来,坚持“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的特色教学模式,迄今已有12000余位学生完成课程学习。深度的阅读、批判的思维能力、自如的表达,就像春天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一样,学生的成长历历可见。

  从“中国制造”“文化遗产”,到“人工智能的历史与未来”“切尔诺贝利”,再到“疫情下的中国”“教育与精英”——那些课程所希望培养的种种能力,就在67个“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的话题中成长。当然,“可论辩”本身更直指广泛的价值层面的思考,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以学为主,面向未来

  近十年间,清华大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2009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以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领跑者”理念,激励有坚定学术志趣和学术禀赋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目前已拓展至11个方向。

  2014年,成立新雅书院,初探书院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启动大类招生与培养,探索全校范围更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

  2020年,成立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五个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人才培养,聚焦关键领域,突出基础学科支撑引领作用,更大范围推进书院制人才培养。

  2021年,成立求真书院,实施“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立足本土培养世界顶尖数学家。

  2022年,成立为先书院,拉开培养宽口径工程学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序幕。

  2023年成立秀钟书院,聚焦可持续发展,着力培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造就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近十年,教学组织模式不断优化

  在教学模式不断优化的背后贯穿始终着一条主线——以“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以更“宽口径、厚基础”的训练夯实知识结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安排教书育人各个环节。彭刚表示,如果说“清华学堂计划”激发了一流的学者在本科生身上倾注更多精力,“大类招生及培养”拓展了同学们的选择空间,书院没有别的功能,唯一的宗旨就是学生的成长,其育人体系和各个环节也都只围绕学生成长展开。

  在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看来,清华大学的“书院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清华风格”。不同于古今中外的各类书院,清华的书院对学生进行的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培养,书院唯一的宗旨是育人。在行健书院,除了面向全院学生设计了6套可供选择的培养方案外,还特别为有各自鲜明学术志趣的14位学生“订制”了“一人一策、本博贯通”培养方案。“这种投入成本和育人的精细程度,在此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李俊峰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今年刚刚大四的何育航。两年前,作为行健书院首批学生的他为自己设计了本-博贯通培养方案。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发生在2021年1月6日的上午。这一天,他们刚刚结束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书院面向同学们正式宣布可以开放“一人一策”本-博贯通培养申请。

  “立即就有一个想法冒出来了。”从高中时就对飞行汽车、城市交通有浓厚兴趣的何育航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忐忑。他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新生导师、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张扬军进行沟通。

  在书院,有着浓厚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师生“从游”文化。每位学生一入校,学校便为书院里的每位学生配备了大一新生导师、大二学业导师以及高年级的研究导师,使得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得到导师的及时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何育航利用寒假时间深入思考和检视自己的学术志趣,从一套套课程体系和一门门相关课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原先天马行空般凌乱的想法逐渐清晰和坚定起来,并在新学期初正式提交了申请。

  此后,书院先后组织三次集中研讨。来自航天航空学院、车辆与运载学院、数学系、物理系等多个院/系的专家以及教学主管、书院班主任参加多轮讨论,“最长的一次讨论仅提问环节就90分钟。”直到当年5月27日,何育航的“一人一策、本博贯通”培养方案终于经过多轮修改,通过了专家组认定。深入思考、反复修改、积极表达、主动推进,对何育航来说,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对未来规划更加清晰,理想也更加坚定。

  具有书院特色的“以学为中心”,正是“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精彩折射。如果说“三位一体”是一大菜系,那么书院就在此基础上丰富发展出了不同的“独家配方”,并从陈列着全校各类资源的“大超市”里选购进货,探索出了一条集成了强化基础、科教协同、导师制、本硕博衔接等要素在内的新型培养模式。

  教育是指向未来的。在“三位一体”的指引下,清华大学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不仅着眼于更深厚的通识基础、更核心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更致力于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志趣和能力,让他们以更好的态势“蓄势待发”,在将来走得更高更远。

  育人初心,坚守底色

  “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

  “把教书作为天下第一等的职业,把教书育人作为不可放弃的职责。”

  “所谓课堂者,非谓有教室之谓也,有师生之谓也。有师生在,课堂就在。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延伸到哪里。”

  “教学也是学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

  ——关于教书育人的“金句”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并在清华园里广泛流传。

  共识是有力量的。在这座百年名校,以“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为牵引,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的氛围愈加醇厚。

  让一流的大学汇聚一流的学者,让一流的学者走上本科生的讲台。姚期智、丘成桐等世界顶级科学家全职加入清华,始终坚持躬耕本科教学一线;自动化系电子学教学组从童诗白到王红,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一直保持着鲜明的教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生动诠释了“春风化雨,课比天大,薪火相传,初心不忘”的动人情怀。面向广大青年教师,强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学术责任”的理念导向,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创建“教学档案袋”制度,实施教师教学培训全覆盖方案,不断激发教学活力,“使学生在校园里遇到好老师成为必然”。

  而“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也在学生中间,逐步演绎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梦想和行动。

  无论是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伟大复兴”方阵中,200余名学生第一时间递交入党申请书;还是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成为全球唯一获得过全部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冠军的“大满贯”队伍,并在2015年和2018年两度包揽三项冠军;

  无论是“体魄与人格并重”的育人传统不断传承,游泳必修课通过率超过99%;还是原创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历经十载完成20轮93场演出,覆盖观众超13万人次……

  一批批清华学子肩负使命,如潮水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每年80%以上的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2023年毕业生西部就业人数同比增长超过20%。

  “只有回归育人初心,坚守本科教育底色,方能成就一流大学的底气。”回顾“三位一体”在清华走过的路,充分体现了一个教育理念从萌芽生根再到枝繁叶茂的过程,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贯彻理念“有定力”、抓住机遇“有魄力”、机制创新“有抓手”、改革推进“有办法”、办学实践“有底气”,为新时期清华本科教育书写了内涵丰富、意蕴悠长的崭新篇章。

  2021年9月,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了出经验、出示范的重要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的实践让我们坚信,新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完全有能力培养出第一流的创新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清华将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勇毅担当、一往无前!
 关于清华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