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鼎新,海凝筑梦!华东师范大学再获亿元捐赠 |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1月14日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
|
中华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北京百海凝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百锦城影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白海宁通过其所属企业和基金会捐赠一亿元人民币支持华东师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特别是支持学生成长、公益活动实践等工作。
11月13日,北京百海凝慈善基金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捐赠签约仪式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引领育人创新的高等院校排头兵,华东师大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50万各行各业的人才;立足国家需求,学校科研成果丰硕,为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撑。白海宁对华东师大的捐赠源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教育的热爱、对青年的期望,这份大爱不仅为学校注入了发展动力,更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将激励更多人投身公益,也将助力华东师大人更加坚定地前行。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梅兵表示,教育的星辰大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托举;知识的薪火相传,需要每一份善意的点亮。华东师大及其前身大学在140余年办学历程中,一直得到民族实业家、海内外贤达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支持。华东师大的发展史,本就是一部承载着教育梦想和时代使命的生动史诗。
梅兵指出,百海凝公益助学基金将为学校的“双轮驱动”注入强劲动能,一方面,项目将精准助力学生奖助体系升级,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都能在华东师大的沃土里安心成长;另一方面,项目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为量子科技、智能教育、创新社会科学研究等优势领域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助力学校在向着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走得更快更稳。
白海宁在发言中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华东师大始终以培育栋梁之才为己任,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百海凝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凝聚爱心、服务社会”的宗旨,支持教育公益等领域发展。他表示,希望此次捐赠能够为华东师大的教育改革搭建新的“试验田”,希望基金的成立能够成为青年学子追梦的“加速器”,更希望尽己所能为教育强国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雷启立在主持活动时表示,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华东师大一直秉持“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校训精神,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白海宁先生的捐赠源于他对华东师大育人初心的理解、信任和认可。师生校友和师大之友们以寸草春晖之情反哺母校、回馈社会,设立各类基金,助推学校发展建设。当社会关爱与高校使命同频共振,教育的火种必将照亮更多求学者的梦想之路,为教育注入更持久的生命力,为强国建设培育更多栋梁之材助力。
华东师大始终将学生资助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有机整合国家、学校、社会三重资助育人力量,致力于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过程的保障型资助。据初步统计,仅2024年,华东师大发放各类社会类奖助学金近千万元,惠及学生超数千人次。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新燕介绍了学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新进展。她表示,此次捐赠将为“保障+实践+发展”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提供关键支持,全面提升学校的育人效能。学校将用好百海凝公益助学基金的善款,聚焦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师大学生,为他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激励。
“我深知,还有无数和我一样的学子,正被国家、学校与社会播撒的善意之光照亮。我们会带着这份感恩奋力前行,用行动延续温暖。”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3级研究生白家璇作为获奖助学生代表发言。决定毕业后回家乡陕西,扎根基础教育一线的她,道出了“为家乡学子铺就成长之路,用责任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做一名能为学生遮风挡雨、为教育倾尽所能的人”的青春之志。
当天,与会嘉宾还考察了华东师大量子科学与精密测量研究院、图书馆、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深入了解学校在科研创新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成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十余位热心热爱公益慈善事业、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和校友嘉宾、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活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了相关活动。
以今日之温暖,育明日之栋梁
以教育之鼎新,筑家国之梦想
百川汇海,凝心聚力
为服务国家战略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贡献智慧与力量!
|
关于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