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海洋工程科技奖颁奖大会召开 中国海洋大学获奖数创历史新高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月9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1月7日,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2024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广西北海召开。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颁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奖数位居全国各获奖单位之首,创历史新高。学校另参与获得6项海洋工程科技奖。

  中国海洋大学获奖项目分别为:工程学院梁丙臣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岸及近海工程环境条件保障关键技术与应用”、海洋与大气学院鲍献文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围填海影响下河口海湾水交换机理与预测及工程应用”荣获一等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郭金家教授级高工主持完成的成果“LIBS 海洋探测技术及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陈戈教授团队的成果“面向涌浪全生命周期的多源定量遥感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聪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床失稳机理关键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荣获二等奖。学校获奖项目代表和协会分会负责人应邀参加颁奖大会。


        中国海洋大学获奖项目代表和协会分会负责人合影

  工程学院梁丙臣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企业委托等项目长期支持下,围绕海岸及近海工程环境条件保障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与自主创新,建立了超长重现期动力环境载荷推算新方法,研发了水动力-泥沙-地貌高精度模拟新技术,创新了海岸及近海工程安全与生态韧性提升关键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20余项国内外重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梁丙臣教授

  海洋与大气学院鲍献文教授团队围绕河口海湾水交换机制,开展近20年的研究实践,在河口海湾水交换与泥沙输运理论、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提出并建立了河口海湾潮时不对称的普适性量化方法,揭示了围填海活动对近海潮动力过程的影响机理,发现了海浪、陆架流与潮汐切变锋在河口海湾水交换与泥沙输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机制,建立了围填海对河口海湾水交换与泥沙输运影响的系统评估技术。研究成果支撑了八省一市92个国家或地方重点项目的科学评估,取得显著成效。


                 鲍献文教授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于2011年经科技部登记核准,设立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在海洋工程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重大工程建设和社会公益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2014年开始,协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直接提名资格,在海洋工程领域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本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共47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32项。

  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

  附:中国海洋大学获得2024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项目名单


 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