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天津大学︱25所高校联合发布《地理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院长论坛•天津宣言》
http://www.huaue.com  2025年4月16日  来源:天津大学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25所顶尖高校的地理学相关学院院长齐聚天津

  在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成立十周年发展报告会上

  围绕“地理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范式转变共筑可持续发展未来”展开深入交流并共同签署发布《地理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院长论坛·天津宣言》

  (以下简称“《天津宣言》”)

  《天津宣言》指出,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紧迫问题已摆在眼前,地理学与地球系统科学作为重要地学学科,需强化学科担当,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推动学科范式革新。宣言倡议打造智慧共融、协同发展的“学科联合体”,通过学术融通与交叉创新,健全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兼具系统思维、数字能力、地理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学科人才。

  宣言呼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与社会各方携手联动,构建“科学认知-理论创新-技术突破-政策转化-社会行动”五位一体的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支撑。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刘丛强院长、陕西师范大学董治宝副校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灿飞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李小雁部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王先彦院长、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罗勇主任,共同启动宣言发布仪式。

  《天津宣言》的发布,是智慧的凝聚,是责任的宣告,也是行动的号角。发起单位代表表示,将以宣言为指引,打破地域与校际壁垒,加强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共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篇章。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成立十周年发展报告会邀请了18位全国两院院士、25所高校地理学科院系负责人、10位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单位的领导、专家代表和兄弟学院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天大地学发展的重要时刻,共同谋划地球系统科学协同发展新篇章。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主任郭正堂院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荆洪阳,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谭振东,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志军,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代表以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副校长Timothy A. Quine和日本地球化学学会会长高桥嘉夫分别致辞,高度评价天津大学地科院成立以来取得的瞩目成就,期待加强协同创新,共迎高质量发展。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在会上对地科院十年来的丰硕成果与办学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勉励地科院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再攀高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卓越人才。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荆洪阳在致辞中指出,地科院的十年发展历程,是新时代高校勇担使命、勇攀高峰的精彩缩影,并希望学院在“勇当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培育新时代地学领军者、构筑地球系统科学新高地”三个方面再创佳绩。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谭振东立足科学前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十年来地科院抢抓国家战略重大机遇,锚定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表示祝贺,希望学院坚持京津冀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在下一个十年实现更好地发展。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军表示,地科院作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沿阵地,从渤海湾生态保护到海河流域综合治理,从“双碳”路径模拟到滨海湿地,为破解复杂环境问题提供了“天大方案”,期待地科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地科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教授作《地科院十年发展报告》。他详细阐述了地科院“学科交叉融合、科教实践融合、学术资源聚合”的三维育人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多学科、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系统综合研究范式的形成。同时,他还介绍了环渤海国家站等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设进展,以及“五行”系统科学文化在地科院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在回顾成就的同时,刘丛强院士也指出了学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任务举措。

  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在会上深情回顾了地科院创立的初心与使命。他表示,地科院是北洋地学荣光的复兴,也是新时代地球系统科学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期待在下一个十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主任郭正堂院士在致辞中对地科院在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范畴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行了积极肯定。期待天津大学地科院继续发挥交叉创新优势,与全国地学同仁携手书写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为应对全球变化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作出新的贡献。

  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李小雁分别致辞,对地科院的十年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在未来加强协同创新,共同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此外,中科院院士郭正堂、侯增谦、徐义刚、王焰新等也围绕未来地球科学、火星探测、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水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等前沿领域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

  据悉,从1895年北洋大学矿务地舆学门肇始,到2015年复建地科院;从渤海之滨到世界舞台,天大地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地科院成立十年来,逐步构建起中外院士领衔的22人国家级人才方阵,创新"地球+"人才培养体系,以交叉创新重塑地学学科新范式:建有全国首个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博士点,牵头建设天津市首个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站、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等重大科研平台,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与7所国际顶尖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助力天津大学跻身ESI地球科学领域全球前1%和环境生态学领域全球前1‰,努力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天大”智慧力量。

 关于天津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