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
http://www.huaue.com  2025年4月21日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4月16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成立仪式暨2025年校企导师培训会。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亓彦伟、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培养质量处处长刘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李勇等教育部门领导,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组组织部部长刘俊山等学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单位代表,学校党委书记王同奇、校长金衍、副校长李景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近2年新聘任的研究生导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企业导师,兄弟高校的导师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会议。校长金衍主持成立仪式。

  王同奇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学校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发挥行业特色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实践探索,明确了新时代学校导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思路和举措。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支持导师发展中心建设,构建导师精准遴选体系、发展支持体系和评价激励体系,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高水平导师队伍;要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共同为国家能源行业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刘帅在致辞中表示,中石大积极响应教育部研究生司的号召,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加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她强调,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要把握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导师培养模式;要准确把握中心定位,优化管理服务,促进跨学科、跨校际、跨校企交流,形成导师育人合力,助力导师职业发展;要推动形成新型和谐的导学关系,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实现研究生更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亓彦伟在致辞中介绍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国研究生导师培训情况。他表示,设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办学大局,面向长远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他指出,导师要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做立德树人的大先生。导师发展中心要发挥枢纽作用,聚焦培养、服务、评价三大功能,构建高水平的导师赋能体系;要深化校企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产教融合的新范式,为国家能源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李勇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搭建了高校教师发展基地培训平台,开展了导师队伍荣誉激励体系建设。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并希望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校城融合、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增强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刘俊山代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理事长单位致辞。他指出,中国海油等国家能源企业积极与学校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携手承担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共同使命,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海油将与学校一同推进企业导师的队伍建设,胸怀国之大者,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养新时代能源领域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李景叶汇报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导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近年来,学校积极构建适配国家需求的学科专业新体系,构建校企导师分层分类遴选和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升级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学校将以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成立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校企导师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进形成导师发展共同体,促进导师专业化成长,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与会领导共同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揭牌。

  4月16日下午,2025年校企导师集中培训会召开。会议邀请了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工程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产学合作”赋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Deepseek大模型架构助力导学导研能力提升等做报告。

  集中培训会后,各学院分别组织了2024级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研究生、校企导师见面会,校企双导师共同与研究生讨论制定联合培养计划,落实校企协同培养工作。
 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