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启新程 书香润青春——韩山师范学院校长刘海春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10日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

亲爱的2024级各位新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韩园四季俱可喜,最美金秋纳新时。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8100名学子开启人生新篇章!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同时,对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前天看到你们在家人、亲友的陪同下迈进了韩师的校门,成为一名真正的“韩师人”,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今天,你们已经成为校园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今年学校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招生规模也达到了历年之最。8100名同学分别来自全国23个不同的省、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人)。其中男生3134人,女生4966人;最年长的同学出生于1991年,已经32岁,最年轻的同学出生于2008年,只有15岁。今天这个特别日子,是陈健、陈思琪、江依骐、李润瑾等15名同学的生日,让我们共同祝愿这15位同学生日快乐!在我们24级新生中,有82名同学同名,如果在校园里叫一声嘉怡,可能会有23名同学回头;叫一声心怡,可能会有18名同学答应,这是怎样奇妙的缘分!我想再问大家,我叫一声什么名字,你们都会一起应答呢?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开始,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韩师人”!

  图片

  韩师是一所有着千年文脉底蕴和121年办学历史积淀的大学,其前身可追溯到宋代潮州人为纪念曾任潮州刺史的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韩师仰韩愈为姓,以师范成名,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在121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一代代韩师人的奋斗历程和精神传承,凝练出“爱国爱乡爱校的家国情怀、明道传道学道的师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学人品质、仁爱进取精诚的心灵境界”的韩师人精神特质,成为每一位学子在校园中成长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韩师人精神特质,不仅是“韩师人”的荣耀与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青年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何为”的重大命题前,如何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融入民族复兴的浪潮,写好属于青年一代的时代答卷呢?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行动答案!今天,我就跟大家谈一谈“读书”这个主题。

  “读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读书,是指为了实现一个愿景,一个长远的、终极的目标而学习,往往与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如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狭义的读书,是指为了完成一个暂时或者说阶段性的目标去阅读,目的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和知识的储备,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对人类社会而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始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化传承、知识积累、思想碰撞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对生命个体来说,读书则是个人心智成长、技能提升、情感体验、价值观塑造的精细过程。

  图片

  今天,我从三个维度来与同学们交流:

  第一,为什么要读书?

  《论语》中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而王阳明认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正如古人所言,读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都应珍视和践行的终身事业,更是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基石。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学习、读书,用自身行动诠释了读书的意义与价值。毛泽东主席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主席回应“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成为我们党内学风的一段佳话。1969年,15岁的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北京到陕西梁家河插队当知青,主要行李就是两箱子的书,他平时除了劳动,就是找书、看书,有一次走了30里地,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地送回去。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读书,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与能力,实现修身、博学、报国的理想!

  第二,读什么样的书?

  现代社会功利化思想盛行,许多人偏好实用的工具书,我建议大家也要阅读一些“无用之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书籍对人格塑造、价值引导和精神愉悦同样重要。通过读书,我们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聆听他们的见解与智慧:从但丁的《神曲》中,我们洞察了人性的光辉与罪恶的深渊;从李白的诗里,我们领略到山河的壮丽与人生的豪迈;从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我们感受到把苦难转化为前行动力的顽强不息;从李娟《我的阿勒泰》里,我们透过美妙的自风光和人文风情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和价值;从《人类简史》的叙述中,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人类的过去与未来;从《全球通史》中,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历史;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我们解锁了牛顿三大定律和质量、动量、力等物理学奥妙;从《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中,我们将开启一场关于氢氮碳氧硅等元素的奇妙之旅。每一本书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情感的共鸣,找到知识的力量,找到生命的价值。刚才,我们举行赠书仪式,给新生代表赠送《潮州密码》一书,可以从不同视角了解潮州文化、熟悉韩师。

  图片

  第三,如何读书?

  一是结合专业来读。专业知识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石,因此要注重经典教材和前沿学术论文的学习。同时,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专业内容,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结合兴趣来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书籍,不仅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还能激发更多地思考和探索。三是结合时代来读。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在急速地累积、迭代、更新,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和清晰,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四是结合修身来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说,我国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要让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与少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截然不同的。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时指出:“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大学时光,培养并践行终身读书学习的理念,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谢谢大家!

 关于韩山师范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