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美芳华——榆林学院校长康伟在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11日  来源:榆林学院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九月,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来自全国各地3319名新同学加入榆林学院这个大家庭。其中,300多名同学正在100公里之外的绥德校区,通过线上同步参与开学典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向帮助你们成长的师长和亲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你们通过努力拼搏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今天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你们从中学迈入了大学的门槛,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今天更是个好日子,在座的3000多名同学中,恰逢7名新同学过生日,这真是“生逢其时,何其幸也。”他们分别是艺术学院田植中、体育学院欧阳昆、建筑工程学院吴思宇、信息工程学院张烨、能源工程学院尚鸿宇、管理学院李灵、文学院张思宇,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祝他们生日快乐,万事如意。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成为一名“榆苑人”,也将成为校园中一道崭新亮丽的风景,我们把3319名新生的姓名全部“刻进”了李子洲老校长提出的“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校训里,就是想告诉大家,从今天起,你们将与榆林学院血脉相连,榆林学院将成为同学们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那我们的榆林学院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

  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学校。这里播种了西北革命的火种,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位校友成为副国级领导,60多位校友成为新中国党政军高级干部,8位校友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这是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特殊而重大贡献的一所学校。

  这是一所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心关注的伟大学校。毛泽东、习仲勋、刘澜涛、马文瑞都曾为我们学校题词。毛主席说“这所学校他知道,是一所伟大的学校”,习仲勋为绥师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校友齐心2000年回母校探访时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去年我们举办百年校庆,齐心校友再次题词“百年芳华 英才辈出”。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期间,专程到我校绥师旧址了解学校的光荣革命历史。

  这是一所受地方政府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大力支持的学校。大学因城市而兴,榆林市一次性规划土地3540亩,投入60多个亿,在榆林的科创新城为我们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将为我们高质量发展创造优越的硬件保障,校园里边有山有水有公园,风景如画不再是梦,未来将成为陕西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这是一所原来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很多人考不上的学校。我们学校录取分数连续三年全面攀升,文科类三年招生位次上升3300多个位次。理工科上升了8000多个位次,中外合作办学上升11000多个位次。今年公费师范生文史类最高580分,超陕西一本线92分;理工科最高590分,超陕西一本线115分。2024年学校软科排名全国371位,较4年前提升了140多位。前天我在宿舍走访看望新生,问大家为什么要报考榆林学院?好多同学告诉我说,听说榆林学院马上要更名大学。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你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经过这几年全校上下追赶超越,学校的上升势头很好,发展潜力很大。今年3月20日,教育部研究决定,把榆林学院更名榆林大学纳入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中期调整中,或许你们入学时是榆林学院,毕业我们就成为了榆林大学,当前榆林学院步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迎来了最好的你们,过去这所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优秀的人才,今天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把你们培养成更加优秀的人才,身为校长,在此,我提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是要弘扬奋斗精神,做有家国情怀的人。1941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亲自接见我们的“绥师”学子,并为我校学生王履丰题词“奋斗”,奋斗精神已成为一代代榆苑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特质。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门作业、办好每一次活动、做好每一件小事、履行每一项责任,把小事做好是担当大任的基础。今年夏天,我对2024届毕业的学生寄语:让奋斗成为我们坚定的传承。今天我仍然希望各位新同学更应该弘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发展的“大我”,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天在台上就座的还有路生梅大夫,她是我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她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扎根黄土高坡56载,将自己美好的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陕北老区的父老乡亲,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诠释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当地人民的满腔赤诚。

  二是要追求久久为功,做自找苦吃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自己在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时说到:“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自找苦吃是追求卓越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业事业成功的秘密武器。

  这“苦”是“玉不琢不成器”的“苦”。是主动磨砺自己,在突破困境中获得成长。

  这“苦”是走出舒适区的“苦”。我们要远离佛系、拒绝“躺平”,少睡懒觉、少玩游戏、少追剧,多到图书馆走走,努力学习,争当先进,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这“苦”是攻坚克难的“苦”。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墨守陈规,而在于突破和创新,只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严寒,才会迎来学业和人生的“甜”。

  这“苦”是久久为功的“苦”。通向成功的道路没有捷径,伟大的成就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我们的校友高雄厚院士就是坚持久久为功、自找苦吃的典范,四十年如一日,扎根实验室,专注催化剂,托举起了中国石油化工的新高度。希望你们在最能吃苦的年纪,以“自找苦吃”的精神向难而行、迎难而上。

  三是要聚焦“五乐育人”,做全面发展的人。五乐,分别是乐讲、乐读、乐跑、乐唱、乐劳,这是我们榆林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五育并举”在学校的生动实践,去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乐讲,就是让我们每一个同学讲红色故事、讲奋斗故事,培养大家的表达能力;乐读,就是读经典名著,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爱上阅读;乐跑,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要自律坚持,身体不强,何谈栋梁。乐唱,就是让榆林学院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一首陕北民歌,这是学校独特的文化烙印。陕北人的文化背景从何而来?我觉得从老祖宗留下的陕北民歌中就能找寻到答案。乐劳,就是在劳动教育中体验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愉悦,引导学生崇尚劳动。五乐,属于第二课堂,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各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们的社会竞争力。细心的同学都会发现,今年你们公寓门口的迎新对联都体现着“五乐育人”的内涵,这也是学校对大家的殷切期望,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争做五乐典范。

  同学们,开学典礼后,大家即将开始军训,希望同学们服从命令、听指挥、刻苦训练,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努力完成各项训练任务,以优异的军训成果、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凡我所在,即为榆苑,凡我所行,不负韶华。愿各位同学在榆苑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吃苦品格、提升综合本领,让自己成为心中理想的模样、未来国家需要的模样,成为父母的骄傲、榆苑的骄傲、国家的骄傲!

  最后,祝同学们开学快乐,学业有成!

 关于榆林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