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面对——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在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15日  来源:上海戏剧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好!

  炎夏似乎还没有过去,秋天的脚步已经来临。在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迎接2024级970名新生的到来。我代表全体教职员工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上戏大家庭又增加了近千名新成员,上戏百花园又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今天也是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教师的使命更加光荣、职责更加重大。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祝教师节快乐!

  今年970名新同学中,本科生610名,硕士生296名,博士生64名,有13名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不同的国家。

  今年,有34位同学要求作为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刚才大家看到,学校选择了六位新同学代表,用六个“最”作为标准:最高分、最坚定、最跨界、最硬核、最遥远、最成熟,这恐怕是全国高校开学典礼选择新生代表发言最为独特的方式了。这就是上戏,一所艺术院校特有的个性!

  今天的上戏,跨界已经成为常态。播音主持专业的韩毓同学“弃医从文”,在医学院读大二时果断退学,重新备考,并把上戏作为唯一的选择。音乐剧专业的常阔同学,已经在悉尼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就读了一年,因为观看了学校音乐剧专业的毕业大戏,心中的戏剧种子悄然萌发,他毅然退学,被音乐剧专业录取。这是两位本科生的例子,还有把四年工科读完,再选择艺术的研究生。来自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李泽晨同学,本科是保密技术专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戴欣怡同学,学习的是生物技术,他们在原专业都很优秀,都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的资格,都成功登陆表演系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这一切,都是源于对表演艺术的热爱。

  今天,我倒希望这些跨界的同学不要放弃原来的专业,医学和戏剧关系密切,戏剧治疗在中国还是一个刚刚发轫的专业领域,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机械工程与舞台技术息息相关,上戏实验剧院正待重建,我们正在为舞台装备创新设计着急,大家知道镜框式舞台已经走过一个多世纪,可是舞台机械的应用远远落后于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专业戏剧院校,我们是有责任的;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有着天然的联系;保密技术也很有意思,很多影视剧都涉及谍战,但我看却没有多少编剧懂得保密技术。

  我从开学典礼征文中还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不太相信目下所谓对Z时代代际特征的判断。

  不少同学已经熟悉熊佛西老院长那段表达校训的话,典礼开场我们用AI复原了老院长的声音,厉震林教授刚才提到了红楼金字那段上戏人耳熟能详的话;知道“至善至美”的校训;知道学校在暑期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并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勇当艺术院校排头兵”的办学目标;知道学校提出的“品德正、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知道上戏的校歌,“接受先辈的遗产,学习国际的优良,倾听大地的呼声,投身社会的课堂”;知道学校提出了建设未来戏剧学;还有同学提到胡歌2021年开学典礼的讲话。我认为你们是心系家国、关心社会,有爱心、爱母校,信心足、勤学习、善思考的一代。

  今年开学,学校营造了浓厚的AI氛围,大家刚才走进实验剧院,发现一个互动装置,名字叫《大师的回应:你就是上戏》。这里有我的知识产权,“你就是上戏”,是我在2017届毕业典礼致辞所用的标题。学校借助AI技术实时生成七位戏剧大师相应的肢体反应,希望新同学与戏剧传统互动,寄希望向戏剧大师看齐,通过探索和努力,将来成为新时代的艺术大师。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下讨论最为密集的话题,可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的一轮技术革命。图灵奖获得者辛顿教授2018年认为人工智能不会代替人类,但到了今年,他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认为人工智能必将会在不远的将来超过人类。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一旦有了自我意识,意味着硅基文明替代碳基文明的拐点到来了。被誉为“人工智能之母”的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持另一种观点:大模型无论如何发展,都不会具备人的感觉与情感,而这恰恰是人的智能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不知道在座诸位是持哪一种观点,但是有一点必须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包括艺术的发展,也无不与技术的新发现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务处于上半年开展了两轮问卷调查,就课程和教材建设分别面向教师和学生进行意见征集,共有118名教师、850名学生进行了有效填写。

  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未来课程、教材进行改革的必要性,60%以上的教师都肯定了未来在科艺融合、产教融通、跨专业融汇方向的改革,支持跨专业互通的必要性,同时表达了对AI赋能、数字化、课程思政的期待。

  问卷中同学们提到的高频词有: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开设产教融合、科艺融合课程;进行小班制教学;引入校外导师授课;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引入电子/数字教材等。

  这学期,学校将召开课程教材建设大会,颁布课程教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的重点,就是人工智能赋能计划。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在人才,根本在教育;人工智能是一把金钥匙,它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和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7月4日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曾做过这样的论述。

  人工智能对于教育而言不是一般的策略性问题,而是影响甚至决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是普遍的,目前我们的教育基本停留在大工业时代遗存的教育体系,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调查显示,在课程和教学体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很少,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期待。

  我们不能再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的方式教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有老师跟我说现在越是给学生上课,越觉得有压力。为什么课堂上有那么多“低头族”,因为你传授的知识课堂已经不是唯一的渠道了,学生要么觉得讲台上的老师老生常谈,要么想在下面上网看你讲的对不对。技术扁平化的时代,教师知识结构上的优势已不那么明显,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必须有更大的创造性,甚至一些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否还应作为主干课程,都需要重新论证。

  就如同人类很多技术发明其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人类一样。那么,我们就不能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因为,人的学习过程人工智能不可代替,每个人的大脑神经元网络系统的链接,都是通过学习和习得的积累塑造而成的,从而形成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情感智慧的养成、创新创造能力的增长、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个人的学习都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由此赋予人的社会性体验和意义。这两个方面人工智能都无法替代,人的成长过程,主体性的灌注不是人工智能所能替代,比如人工智能写作一个剧本,最基本的指令和对写出来的剧本的判断,最终还是靠人的审美能力来决定和选择,而审美是需要扎实的积累和基本功的训练。

  某种意义上,一些最基本的原始的劳动和训练有时候还是必要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提高效率:不是依赖它,只能驾驭它。

  当然,如果我们相信辛顿的预测,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这就是一个技术伦理和哲学问题了,在我看来,技术上早晚是可以实现的,那将是一种新的物种的诞生,它诞生之日起可能就会给自己一个有别于人类的新的命名。

  其实,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技术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反思和批判的传统。这种反思和批判往往由哲学和艺术来承担。面对人工智能,如何从艺术本体出发来审视,对艺术院校的师生来说非常重要。热烈地去拥抱人工智能是一方面;以技术伦理的姿态,从更加辽远的历史和未来审视人工智能或许是更有意义的探寻。

  其实,我们的师生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暑期创意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AI&MR戏曲实验剧目在印度国立戏剧学院上演,剧目充分展示学校科艺融合的成果,得到参加亚太戏剧院校联盟学生戏剧节各院校师生的关注和好评;同样是在盛夏7月,学校英文版人工智能主题教育剧场剧目参加在剑桥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剑桥中国教育论坛,剧目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

  正是基于此,学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和艺术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建设“未来戏剧学”的构想。

  哲学家尼采在晚年不断构想一种“未来哲学”,海德格尔早就关注到现代技术和技术世界人类生活经验的重建,未来戏剧一定是戏剧艺术在新的技术和境遇下的重新构建。暑期访问印度国立戏剧学院时,与印度国立戏剧学院院长在探讨戏剧的未来时,我们一致认为,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戏剧传统,应该创造属于东方世界的新的戏剧语汇。我想未来戏剧一定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新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样态。

  2025年是上戏建校80周年,为发扬办学传统,凝练教育精神,学校开始采访校友,上周发布了对校友徐峥的专访,我注意到,他说:上戏的传统,永远是在更新和创造,母校年龄在增长,但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现代化;希望学校可以成为最现代、最能跟上世界脚步的艺术院校。我知道这是校友们对母校共同的期待。学校在各个方面朝这个方向坚定地迈进,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甚至国际资源来搭建各类平台,我们与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京剧院、东方演艺集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等国家级艺术机构建立产教融合基地;这个暑假,学校派出多个师生团队到世界各地参加艺术节、工作坊、论坛等。我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方案,明年暑假开始,每个专业都要选拔一个团队,到海外参加各类有意义的活动。学校今年第一次招收专业博士研究生,我们早早谋划,率先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招收写作专业博士班,聘请一批国内知名编剧担任指导教师;表演专业、电影专业今年都开始艺术专业博士人才培养,刚才代表新生发言的杨皓宇同学就是第一批表演专业博士生,还有林更新同学也回到母校攻读专业博士。

  我祝愿他们几年后,能够在攀登艺术高峰道路上一览众山小!

  今年我们也获批舞蹈专业博士点,至此,学校已经有四个博士授权点,形成了更加完整的贯通人才培养矩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们在开学典礼上应该多说一些鼓劲的话,但我觉得有时多看看不足,可能也会反向上推动我们更有力地前行。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讲话中,对中国电影有一个基本判断:产品供给仍然不足,优质内容稀缺,大制作很少;创作人才严重匮乏,有影响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屈指可数;企业还很弱小;市场体系亟待完善;观影人次还在减少;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我认为这些观察用在戏剧领也完全适合,而且戏剧存在的隐忧远比电影严重。我觉得,作为培养戏剧影视人才主力的上戏,理应承担使命和责任。

  这个假期,我观看了俄罗斯导演图米拉斯的话剧《战争与和平》,这部戏引起国内戏剧界的关注,成为热议的话题。我们在反思,从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话剧教育就是传承了来自俄罗斯的体系,可是我们总体上为什么还有明显的差距呢?我们应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统筹艺术人才培养布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也希望同学们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担当时代使命和责任,树立高远志向,创造出彩人生!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上戏,只是打开艺术之门一点点光影,道阻且长,只有保持持久的热爱,只有长期的艰苦付出,只有勇敢地面对挫折、失望、甚至失败,我们才能向艺术峰巅迈进。几年后当你们毕业离校时,一定会感到时光易逝,我祝愿等到毕业典礼那一天,当我们回首在上戏的日日与夜夜、耕耘和收获、光荣与梦想,你们都能在这里自豪地宣称:我无愧于青春,我无愧于上戏,我们无愧于时代!

  谢谢大家!

 关于上海戏剧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