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勇立鸿鹄志 奋楫扬帆启新程——辽宁科技学院校长李卫民在2024届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18日  来源:辽宁科技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毓秀之城,太子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在这枫叶流丹、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的父母、亲人和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百忙中莅临参加开学典礼的各位领导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辽科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此时此刻,正值芳华的你们,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与梦想,在美丽的辽科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看着同学们一张张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春面孔,面对家长们的深厚信任和殷殷期待,我深感责任重大,又无比自豪。

  同学们,当你们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辽科人”,这个名字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承载了一代代辽科人矢志不渝、弦歌奋进的昂扬精神,包含着对诸位莘莘学子无言的嘱托和殷切的希望。

  薪火相传、栉风沐雨,承载着辽科人不忘初心、勇担重任的执着坚守。1948年11月,辽宁科技学院在烽火中获得新生,从这一刻起,学校便因为国图强而出发、因坚毅顽强而壮大。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工、经、管、文、艺、教育等六大学科门类,42个本科专业,一万三千余名在校生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立足区域红色资源优势和冶金行业办学历史,打造了“东北抗联精神+钢铁精神”双育人模式,为赋能行业发展、培养更多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输出“辽科智慧”。如今,辽科的毕业生已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离不开”的辽科品牌深受社会认可和赞誉。

  木铎悠扬、敢闯会创,筑牢了辽科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的精神脊梁。一代代辽科人在“明道明德、求新求实”校训的激励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躬耕探索,铸造了“坚韧不拔、百炼成钢”的辽科精神。我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每年都有很多优秀同学考到“双一流”高校读研深造。我们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了新松机器人学院、华为“ICT”学院等十个现代产业学院,为学生开拓更广阔就业前景。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激发学生创新动能,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获得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

  携手共进、步履铿锵,传承着辽科人继往开来、弦歌不辍的激昂乐章。多年来,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主动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先后成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院校、教育部重点支持的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单位;学校“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分别获批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资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学校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和视野,也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积蓄了奋进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反复锤炼方能百炼成钢,不懈奋斗才能书写成功。76年的恢弘画卷,写满了“众力并则万钧举”的波澜壮阔,闪烁着“人心齐则泰山移”的璀璨荣光。今天,筑梦美好辽科、弘扬辽科精神的接力棒交到你们的手中,希望从今天开始,你们能以青春作笔、理想为墨,书写属于你们的辽科篇章。今天是你们步入大学的第一课,作为师长,我向大家提四点希望并与大家共勉。

  一是涵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激扬青春理想。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学子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才能让青春熠熠生辉。正如年轻的中国健儿在赛场上,用汗水浇灌青春最美好的梦想;无数年轻一代的航天人,用科技报国绘就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榜样,炼钢8902班毕业生张燕航,创办的广州市毅马铸锻工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管桩用端板制造商,港珠澳大桥的所有链接法兰件都是由该公司提供;今年的毕业生——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专业BG201班周盼和机电专业BG201班杨蓉蓉,发扬援藏精神,毅然把无悔青春奉献给雪域高原。对他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只因为他们坚信“那里的人民需要青年,那里的建设需要青年”。正是这种镌刻在生命里的忠诚和信仰,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的担当和祖国未来的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希望同学们以济苍生为己任,以兴国家为使命,乘长风而破万浪,担起时代脊梁。

  二是淬炼“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的品格,履践人生志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是否崇德向善,不仅关乎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是否风清气正、朝气蓬勃。我校2019级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吴彬,不顾个人安危与歹徒搏斗,救下被害母子,获得“贵州省第七届见义勇为模范群体”荣誉称号;冶金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薛清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挽救溺水者。他们的生动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身体力行地向我们展示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良好品行和风貌。希望你们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涵养高尚品德、锻炼健康体魄、塑造乐观心态,展现出中国青年健康昂扬的精神品格。

  三是磨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厚积渊博学识。常常有人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校园里有老师指点、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导、有丰富的实践磨砺,正是心无旁骛学习的黄金时期。在校园里,你们有很多“学霸”榜样们。5C518这个号称“学霸寝室”里,有六位女孩,从入学之初就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他们互相勉励、共同成长,在2022年的考研中,她们有五人考研成功,其中龙禹彤、陈畅、郝云达成功考取东北大学,高彩成功考取武汉科技大学,李娜成功考取华北理工大学。在校学习期间,她们累计获得各类奖学金10余次,荣誉称号16次。正如她们所坚信的那样,“人若有所执,方能有所成。”还有冶金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王明葦,今年成功考取美国休斯顿大学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同学们,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把学习作为重要任务、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勤思考、常践行,让勤奋学习、增长本领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四是秉持“欲度关山,何惧狂澜”的勇气,永攀科创高峰。在2022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一大批有志青年挑大梁、担重任,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青年作为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最前列。今年暑假,《人民日报》报道了我校“壹克拉岩土”项目获省赛金奖的消息。这个项目负责人葛晟然是我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大四学生,从入学之初,他就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在心中种下了创新的种子。近五年来,我校学生累计参加全国各类竞赛218项,参与学生超4万人次。相信同学们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在学校浓厚氛围的影响下,一定会成长为新一代具有家国情怀、敢闯会创的创新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风竞风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吹响了号角,你们已迎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最佳舞台。希望你们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祝福同学们在辽科的舞台上成就更美好的自己,在这激情燃烧的新时代让青春无悔!

  谢谢大家!
 关于辽宁科技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