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未来 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院长龚思怡在上海电机学院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18日  来源:上海电机学院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九月,我们相聚在滴水湖畔的电机校园,隆重举行上海电机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教职员工、代表鲁雄刚书记,向新入学的3467名本专科生、807名研究生,以及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27名国际学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欢迎!向辛勤培育你们成长的父母和师长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致敬!

  星光不负赶路人,韶华终许追梦者。同学们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今天意气奋发地来到电机校园,从此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电机人,同时你们也将肩负光荣的使命——共同创造上海电机学院崭新的明天,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到你们毕业的那年,能将新的校名印在你们的毕业证书上。借用一句网络热词:“电机学院都有谁啊?”2024级电机新生来自32个民族,其中年龄最小的本科生是电气学院的张雨梦同学,只有16岁;最年轻的研究生是商学院的王瑶同学,今年19岁。今天还是干俊涛、刘国才、张景楷、岳嘉妍、张威伦、过皓宇、妮尕热·阿布利米提等7位同学的生日,全场掌声响起祝你们生日快乐!机械学院本科生瞿乐同学,追随父辈足迹,与舅爷爷、父亲并肩成为了电机校友,他将传承三代人的电机情缘,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研究生黎婕来自贵州六盘水,退伍后考入上海电机学院,她的梦想是学成后回家乡为制造业发展做贡献。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弗拉基米尔,他热爱中国文化与历史,对中国金融市场颇有研究,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希望他能在电机学院收获更多学术成果。同学们,你们的到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你们求知的眼神、自信的笑容、努力的身影,都将成为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

  上海电机学院1953年诞生于浦江之畔,学校始终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城市建设和制造产业培养了大批活跃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代代电机人始终保持刻苦学习、拼搏奋斗的姿态,积淀出了“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锻造出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进入新时代,学校锚定建设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充分依托临港、闵行区位优势,围绕上海“3+6”先导产业和“4+5”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与上海电气、中国重燃、积塔半导体等头部企业合作,推进高能级教学、科创和就业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同学们的成长始终是广大教师的最大关切。去年开学典礼上,我对2023级新生说他们很幸运,因为一进校就参与了学校建校70周年的庆祝活动,也充分享受到了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带来的便捷。2024级新生是更幸运的,今年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20周年,近期刚入选了“上海高校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试点高校,学校将从2024级学生开始大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紧密对接社会需求来提升人才培养的适配度和实践能力,不仅做到我们之前提出的“入学即成长、毕业即就业”,还将在全面成长、高质量就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出升级版培养方案。

  著名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有一句名言:科学家发现现存的世界,工程师则创造未来的世界(Scientist discover the world that exists; Engineers create the world that never was.)。在今年1月召开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从摩天大楼到桥梁隧道,从家用电器到智能制造,华夏大地孕育了令人惊叹的工程科技成果,背后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创新和贡献。国家繁荣强大需要工程师,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工程师,人类美好生活需要工程师。

  上海电机学院从成立之初为工厂培养技术员,到去年提出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我们希望培养的是扎根企业现场、服务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是能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难题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而“卓越”则代表了更全面的跨专业交叉融合能力、更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创新思维、更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我们所培养的“卓越现场工程师”主要包括四方面特质:一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这要求同学们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将个人的职业规划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坚持立德修身,立志报效国家,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二是基础知识扎实。同学们在校期间既要学习基础理论,又要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素养、及时学习科技前沿,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成为一名卓越现场工程师的重要基石。三是工程实践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作为工程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同学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训练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绝大部分的工程都不会由一名工程师单独完成,大家要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协调合作,进一步打开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学好一门外语,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作用。

  为了实现“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学校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六双”模式,即“双培养主体、双教师队伍、双学习场景、双能力培养、双毕业证书、双发展通道”,同时开设卓越班、专项班、微专业、微课程、工匠营等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希望同学们珍惜并充分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和资源,抓住每一个自我锻炼提升的机会,实现自身的成长。所谓成长,不是年龄自然变大、年级逐年上升,而是每个人设定好努力目标,不断接受挑战、不断拓展能力边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完整的人”。今天大家来到电机校园,我们希望所提供的教育能帮助你们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有独立意识、有学习能力、知道如何选择、能创造价值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同学们所处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畅想25年后,正值建国百年,你们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正在行业岗位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你们这一代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将决定中国处于世界之地位。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希望同学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之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中,将矢志报国的青春理想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拥抱未来,做新时代的引领者和创造者,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再次欢迎各位同学加入上海电机学院!祝愿大家在电机筑梦、在电机启航、在电机追求卓越、在电机成就属于你们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关于上海电机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