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学习,何以为学生,何以学作君子——四川旅游学院校长王川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27日  来源:四川旅游学院

  时节已过立秋,巴蜀依旧盛夏。在这个丰收季节的龙泉山下、东安湖畔,我们迎来了来自22个省、直辖市的23个民族的2024级3250名新同学,共同集聚在四川旅游学院这一美丽校园,共倡升学礼。在此,我代表学龙书记、代表包括932名教职工在内的9763名全校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一路指引陪伴你们的父母、老师、亲友、各界朋友们,表达最诚挚的问候与感谢!

  我想此刻新同学可能还满怀着胜利的喜悦、成功的自豪,或者还有告别中学生活的窃喜,同时,你们可能既有开启新生活的兴奋,也有面对未知的紧张。这些多愁善感的情绪,都是你们人生新阶段的新体验,正是美好人生的必由之途,所以请你们铭记这一刻!今天开始,你们将在四川旅游学院共度一千多个日夜的学习生活,希望你们能适应川旅,融入川旅,热爱川旅,我相信你们必成为川旅发展史的重要部分!

  同学们,你们是我就任川旅校长以来,迎来的第一批新生,今天对于你们和我而言,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昨天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也会成为明天的历史,我们是过往历史的创造者、品鉴者,更是未来历史的参与者、推动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在塑造当下正在发生以及将来即将发生的历史。站在当下的新时代关口,你们面临着相比以往更为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一方面,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大国竞争让我们国家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格局。同学们,你们不能将自己隔离于人类大历史之外,认清当下的世界格局,才能砥砺奋发,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走向大同。

  今天的你们,经过了十年寒窗之苦,迈进了人生新天地,开启了未来之门,入门后能够走多远,所见景色是否优美,取决于你们未来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你们内心的情感认知。你们还记得《论语·学而》也就是《论语》的开篇三句话吗?我今天与大家重温一下,略作阐发,作为鼓励和祝福,送给你们。希望你们深入了解这三个道理,我归纳为“三学”。即:何以为“学习”、何以为“学生”、何以“学作君子”。

  第一,何以为“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一种修行,修行的过程是完整的、长期的,不是走马观花、随情随意,想起来就学,而是有组织地学、系统地学。“时习”与“学”是贯通的,在一个完整的学习、思考、行动的学习过程之后,然后按时复习,进行反思、对照、深刻,方能将之内化于心,正如《国语》说的“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后即安”。既是修行,就要保持对知识毕生的追求,也就是终身学习,这会让你的人生拥有更多可能。大学的课程设置及任务压力相对于中学来说,更强调于求知的自觉性、主动性,其范围已不局限于课本,学习的状态也由“要我学”提升为“我要学”,可以说不同课堂的学习非常重要,奠定的同学们人生的厚度;而课堂外的探究式学习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则决定了同学们人生的高度。你读过的书籍、学过的知识、乐观的态度、历练的见识,就在你的气质中、谈吐间、胸襟里,更在你未来的路上。

  同学们,不论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我都建议大家永远保持好奇之心,在抓好专业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大量摄取课外知识、历练性情、强化挫折教育、提升合作能力。同学们读大学的意义,在于大学中,大家会接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面对偶然性、迎接不确定性、接受挫折与失败,找到原本难以想象的兴趣点。读书是为了什么?受教育是为了什么?为了谋得一份工作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最重要的是为了让个人有所提升,对父母有所回报,对社会有所帮助,对民族有所贡献,在三年、四年后,能让自己从容立于社会。知识、兴趣、见识、性情、百折不挠的从容人生态度,可以让你们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让你们的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第二,何以为“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的过程是孤独的,但“学”不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需要研讨、交流、切磋。你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川旅求学,从物理意义和心理意义上来说,都是“自远方来”,川旅欢迎你们。

  你们从地北的哈尔滨、佳木斯、大庆、鸡西、绥化等地,到天南的海口、三亚、儋州、文昌、万宁等地,到东部的青岛、济南、宁波、衢州、福州、厦门、东莞、深圳等地,到西部的兰州、天水、酒泉、嘉峪关、庆阳、定西等地;此外,还有来自日本、泰国、摩洛哥、喀麦隆等亚非国家的留学生。你们跨越山海来到大西南的川旅,“远方”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还意味着心理、地域等的陌生与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习惯定式、不同的学术见解,存在差异就会产生矛盾、碰撞、争辩,才会摩擦出思想的火花。在大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仅是一种师出同门的学习交往,更是一种以文会友的审美交流,这种交往交流不仅是行为的交往,思想的交流,更是美好情感的交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为至乐,岂有其他?大家有“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的意趣,有共同研习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有直抒胸臆的认知交流与情感交融,不亦乐乎,岂不美哉?今天稍有遗憾,是我校的留学生同学没能来到现场参加开学典礼。我们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祝愿你们能够在川旅深入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体会中华民族的思想光辉,努力成为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三,何以“学作君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讲“学作君子”即为人处世的目的、境界。何为“不知”?就是四个不生气:第一,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不生气;第二,别人不支持自己的意见和思想,自己不生气;第三,别人不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自己不生气;第四,自己不明白他人他事,自己不生气。相遇时互相欣赏,相识时互相尊重,相问时互相理解,相处时互相包容,理解是这一切的基础,不必因为不被他人理解就怨恨不满,不与他人生气、不与自己生气,心中永远美好、澄澈,不愠、不怒,不怨天、不尤人,这是智慧、是气度、是胸襟、是情怀,这正是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

  “学作君子”是崇高的目的,那么,何谓君子?不仅仅是自己成为三好学生、拿到奖学金、赢得荣誉就行了,还要体魄健壮、心灵美好、心理健康、心智健全。《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荀子》提到:“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君子是要做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提升修养、端正品行,以等待机遇的到来,乘风而起。那君子等待什么机遇呢?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梦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四个“为”,并寄语广大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通俗来说,就是要心系民族,胸怀家国,人生幸福才能得以升华。

  同学们,大学的重要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塑造卓越人才,在于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国家事业发展。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希望通过在川旅的学习,明白“强旅报国”深厚内涵,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求学中铸就远大志向。我希望各位同学都能从今天开始,美好心灵、磨砺身心、陶冶情操,成为君子!

  《论语·学而》开篇这三问,可谓一唱三叹:表面上是孔子在反问他的学生,也在拷问他的内心:走什么样的路,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到达什么样的目的地;实质上是中国传统哲学处理天人、人际、人与自己内心这三对关系的反思。同时,也是三个反问的坚定答案:走向求知之路,与远方之朋同行,学作君子以成就美好的自己。这三个反问,让大家心怀美好,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向着漫漫的人生路出发。

  同学们,历史是一幅一幅画卷,你们正是此时此刻与未来这一画卷的执笔者,你们不仅在绘制自己的画卷,也在执笔川旅的历史,还在书写民族的历史,更是在创造国家的历史!从现在起,你们怀抱鸿鹄之志与浩然正气,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保持好奇、尊师重教、打磨心性、善待他人、心怀感恩、甘于奉献,用过硬的专业本领与通达的性情承载个人的理想和家国的使命。我相信,你们自管善良,上天自有考量;只要心怀美好,定可创造历史!
 关于四川旅游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