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青春赛道上努力奔跑——上海体育大学毛丽娟校长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寄语讲话 |
http://www.huaue.com 2024年9月9日 来源:上海体育大学 |
|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今天我们相聚在绿瓦广场,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2300余名新同学加入上体大家庭。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
同学们,今天于你们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绿瓦学子”这个共同身份将成为你们终身的标志。于学校而言,你们的到来为这所迈向卓越的大学增添了青春活力。
1952年,上体在梵皇渡的树人堂第一次开学,只有164名学生,那一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带着“兴体报国”志向,一代代上体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铸就“双一流”学府。今天,你们也将成为“上体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作为体育人,今年暑假最热的就是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荣誉。今天,羽毛球混双奥运冠军郑思维同学也回到学校,跟学弟学妹们分享成长历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比赛场上,除运动员外,还有教练员、裁判员、科技攻关人员、体能训练师、康复治疗师、兴奋剂检测人员、媒体人员、翻译人员等众多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支撑起赛事的顺利进行。我们所有的专业都能找到自己的青春赛道,全力以赴地努力奔跑。借此机会,我想分享三点思考,与同学们共勉。
一、在青春赛道上找准方向
“立志者,有为之本”。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树立明确而坚定的志向。今年我们本科新生平均年龄19岁,年龄最小的是运动健康学院罗杰林同学,只有16岁。青春的你们,有无限可能,也更加开放、自主、自信。
进入大学,或许你们已经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可能也有一些同学还在思索,我希望你们在大学时光里,珍视两样东西,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因为这两者一旦流逝,便再也无法找回。正如刚才芭芭拉教授提到的,要通过每天锻炼和保证睡眠质量来保持健康。
“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将人生大目标分成若干个进阶式小目标,落实在每一天的学习计划里、每一年的学业规划里,才能让自己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能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在青春赛道上潜心积累
“无专精则不能成”。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某一领域或专业的深入钻研,就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我们的首任院长吴蕴瑞先生,一生致力于体育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被称为“我国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体育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积累形成“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凝练形成“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影响了中国体育高等教育发展,和一代又一代绿瓦学子。校训中的“竞攀”,表明体育乃至人生,是一个不断努力向上的积累过程。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求学、训练中保持专注、不惧挑战,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就是看他能够在专业领域深耕几分。
三、在青春赛道上勇于创新
“学贵乎日新”。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今年6月,学校与百度共同发布国内首个面向体育行业的大模型——上体体育大模型,获得广泛关注。在本轮巴黎奥运周期中,学校承担20余项奥运科技攻关任务,推出的“3D+AI”体育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深度服务跳水、游泳、田径、体操、蹦床、羽毛球等项目国家队备战参赛,并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暑假,你们经济管理学院的两位师姐,在老师指导下研发了一款AI大模型智能体,通过建立涵盖历届奥运会各种事件的庞大数据库,让用户与AI对话,以“微型剧本杀”的方式了解奥运会知识。一经推出,获得各方好评,还有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技多不压身”,同学们要利用好大学时间,积极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专多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更新的渴望,勇于挑战、持续学习、拓宽视野,敢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力。
最后,希望同学们珍惜与上体相伴的岁月,始终保持向前奔跑的勇气,在上体成就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
关于上海体育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