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BC人︱刘馨泽——不懈努力,追求卓越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4月13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刘馨泽
籍贯:江西省南昌市
毕业高中:南昌市第二中学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2022级2+2路径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方向)
2023年获得上海理工大学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
2024年获得上海理工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
2024年获得谢菲尔德大学国际工程卓越一等奖学金
目前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电子电气工程专业
PART.01 夯实基础,筑梦谢菲
在中英国际学院的学习期间,刘馨泽为进入谢菲尔德大学深造付出了不懈努力。正是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她在大二所有课程中均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同时也归功于她良好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每学期初,她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蓝图,将课程内容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并设定每周任务清单。例如,她会将知识模块划分为"理论推导—仿真验证—实验应用"三个层次,确保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明确。同时,她采用"2+1"复习节奏——每周2次知识梳理,1次综合练习,避免考前突击,保持长期记忆。

刘馨泽在自习室学习
她也注重课堂与课下的高效联动:
1.课前深度预习:她会在上课前研读教材,标注核心公式和疑难点,确保课堂时间能聚焦于教授的关键推导和案例分析。
2.课堂主动学习:她不仅全程专注,还会实时记录问题,利用课间或课后与教授讨论,确保不留知识盲区。
3.课后闭环巩固:通过整理课堂笔记、完成针对性习题,形成"输入—输出—反馈"的强化循环。
尤其是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这门核心课程中,刘馨泽不但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还扎实巩固所学内容。每次实验前,她都会详细研究实验步骤和仪器使用方法,并通过电路模拟软件验证自己的理解。期末复习这门课时,刘馨泽会先系统梳理全部内容,再通过反复练习强化重点知识,做到胸有成竹地走上考场。

刘馨泽同学在学院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PART.02 多彩活动,多元成长
刘馨泽在中英国际学院就读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是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Global Student Science Project(GSSP)。GSSP项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大家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成果。在这个项目中,刘馨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团队协作经验,更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探讨学术难题,互相支持鼓励,在无数次的讨论和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
在学校组织的蜡染活动中,她跟随当地师傅深入了解蜡染的历史与应用,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次活动给刘馨泽带来了跨文化交流的宝贵机会。在活动期间,她结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大家共同参加了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了彼此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视野,也让她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此外,在英国留学期间一次嵌入式项目中,她和她的团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优化软件设计部分。面对这个难题,刘馨泽和团队成员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他们夜以继日地查阅资料、调整与测试代码,最终成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经历不仅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追求卓越的信念。

刘馨泽和她的蜡染作品
PART.03 高效学习,劳逸结合
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刘馨泽深知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她常在图书馆或自习室专注高效地完成任务。每当达成阶段性目标后,她会通过与朋友聚餐做饭或周末短途旅行等方式放松身心,调节状态。在高效学习时,她能保持高度专注,将知识转化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放松时刻,她又能全身心投入生活,让心灵在烟火气与自然风景中得到滋养。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不仅保证了学习效率,也让她在忙碌之余体验异国的生活与文化,丰富了学习经历,使她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刘馨泽在利兹的射击俱乐部体验射击
PART.04 学姐寄语
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她鼓励即将踏上工科旅程的学弟学妹们勇敢追梦,珍惜每一分努力。工科之路虽充满挑战,但也蕴藏无限机遇。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每一次突破都是成长的契机,坚持终将实现理想。同时,她强调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愿大家在工科领域坚守初心,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随波逐流,成就非凡!

剑桥——牛顿的苹果树
|
关于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